第306章 此子狡詐詭譎,不似人臣

蕭衍壽宴前一個月,盱眙爆發民亂,亂民殺太守魚弘,毀田舍無數,震驚梁國中樞。

幸得準備去建康給蕭衍祝壽的駙馬劉益守途經此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滅了民亂。

於是劉益守上書給梁國中樞,說盱眙官府已經陷入癱瘓,請朝廷派人來交接政務。另有參與民亂者超過萬人,及他們的家眷數萬,目前都在盱眙城東北面的湖墅關押,請朝廷定奪這些人要如何處置。

這條令人猝不及防的消息飛向建康,飛向梁國各地,影響甚為深遠。不過那些都不是蕭衍要考慮的事情。

蕭衍現在琢磨的事情是:他六十八大壽之前爆發民亂,這麽大的破事,簡直是在給他添堵,要如何圓潤的把事情處理好,還真有些費周章。

梁國年年都有民亂,蕭衍不在乎哪裏亂了,他在乎的是,不要給他添麻煩打他臉就行!

蕭衍嚴令朱異處理好此事,務必要在他壽宴之前處理好。

另外,他反復對朱異強調:劉益守不得借故處理盱眙的事務而不來建康祝壽。如果此例一開,那將來各路藩王都有各種理由不來建康了,後患無窮。

朱異恨極了劉益守各種找茬。蕭衍不在乎政務,他還是要在乎的,魚弘在盱眙弄得烏煙瘴氣,本來今年就會被調走,眼不見心不煩,沒想到這個節骨眼出事。

以朱異毒辣的眼光,綜合各家送到中樞的情報,他可以非常確定,魚弘會出事,就是因為他受到某些人的慫恿,路上要給劉益守難堪,試探對方深淺。

沒想到這位年輕卻吃不得一點虧的駙馬,耍個套路就把魚弘給陰死了。

教唆民變,渾水摸魚,又不是什麽新鮮事,但是像劉益守這樣做得漂亮幹凈的確實不多見,抓不到一點把柄。

只要劉益守不是自立為王,反攻建康什麽的。那麽蕭衍絕對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安心修佛。

然而,這次鬧的風波太大了,不好好處理,後患無窮。朱異深感這口“大鍋”自己背不動,於是請來官至尚書左丞的賀琛,官至吏部尚書的徐勉等人,一同參詳此事如何處理。

朱異之所以要請這兩人,是因為這兩人是朝中難得一見的清廉之輩,名聲甚好。有他們參與,最後得到的“結論”就必定代表著“中樞主流”。

至於這兩人的意見會不會被采納,那就得看他們說什麽了。朱異覺得,跟自己意見一致,那就可以采納,如果不一致,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

賀琛與徐勉都看不慣朱異各種作為,但魚弘的事情鬧得太大,他們也無法推辭,只能按照朱異的步調,聚在一起商議此事要如何處理。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魚弘是怎麽得罪劉益守,後者是怎麽挑動民亂,最後摘桃子,反過來得便宜賣乖。朱異一句結論沒說,只是把收集到的那些零零散散的情報,攤開放在二人面前。

“當初在下就勸陛下不要將魚弘放在盱眙,可惜……唉!”

徐勉痛心疾首的說道。

徐勉是吏部管事情的,說白了就直接決定哪個官員是什麽官職,當然,他也是聽命行事,並不具有完全絕對的自主權。

魚弘那種及時行樂的思想,丟在地方上作為封疆大吏十分危險,還是應該約束到建康,用籠子困起來比較好。

當然了,蕭衍這個人嘛,不說也罷,懂的都懂。

如果說徐勉說話還算客氣,那賀琛就完全不給面子了。

“朱異,你為天子近臣,劉益守之輩無法無天,你就不跟陛下說說麽?”

賀琛拍桌案怒道。

這位還能一直在中樞混下去,其實並不是朱異不能收拾他,而是沒必要。皇帝也是要安全感的,你把自己的政敵和死對頭都整垮了,皇帝會給你安排新的政敵和死對頭。

賀琛這種直腸子還算是好對付的!

朱異皮笑肉不笑道:“天子喜愛宗室,這劉益守勉強也算是宗室,確實不太好處理。”

聽到這話,賀琛搖了搖頭道:“此子狡詐詭譎,不似人臣,亡梁者,必此人也!”

劉益守有這麽大的能量?

徐勉年事已高,今年已經六十六歲了。他睜開渾濁的眼睛,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看著賀琛問道:“此人真有這麽大能耐?”

徐勉德高望重,乃是梁國中樞難得的清廉頂層,雖然他身體已經很不好快不行了。賀琛可以跟朱異發脾氣,卻不能對著徐勉撒氣。

“看此子處理魚弘之事,讓在下想起了一個人。”賀琛不動聲色的對徐勉說道。

“是誰呢?”

“就是那個口口聲聲要復興漢室的曹操!”

曹操?這年輕了點吧?

朱異無奈擺手道:“國寶(賀琛表字)就不要亂說了。現在劉益守說要我們派人去接手北兗州的政務,到底誰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