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喋血晉州(3)

高歡在命段韶等人攻略晉州的時候,同樣也不忘記因為此前全軍覆沒,正在常山郡(石家莊)休養生息,重整部曲的高敖曹。

一封軍令送過去,命高敖曹部帶兵進入離駐地並不太遠的井陘,然後通過井陘穿越太行山,從側翼攻打晉陽!

從井陘關(掌握在高歡軍手中)一路向西過平譚城,再向西到壽陽城(今山西壽陽縣),繼續向西過中都榆次城……反正就是冒著重重險阻,冒著超長距離被伏擊的危險,莽到晉陽以東,進入太原盆地的範圍後,與高歡從南面而來的軍隊夾擊晉陽。

不得不說,這條行軍路線堪稱是一個史詩級別的大坑。

一般來說,從河北打晉陽,走滏水陘的比較多,路也比較好走。歷代盤踞山西的勢力與盤踞河北的勢力兩邊攻伐,多半也是這條路。

而井陘這條路,若是沒有韓信的能耐,還是自求多福比較好。尋常人只配帶兵走這條路敲敲邊鼓,山路崎嶇缺乏後勤支援,被伏擊概率極大等原因,讓以逸待勞的晉陽守軍贏面無限擴大。

明擺著的,高歡根本沒安好心。雖然說不是讓高敖曹等人去送死,但也真就跟送死差不太遠,能不能活著回來,全看爾朱榮的心情和高敖曹的運氣。

萬一爾朱榮心情不好,逮著他們死咬,寧可晉州丟失也要消滅這支吸引火力的偏師,那高敖曹他們可就真的有去無回了。

是不是高歡在借著爾朱榮的刀,來消耗河北高氏兄弟的實力呢?

其實也不太好說,畢竟,軍令就是軍令。名義上讓高敖曹帶兵“牽制”爾朱榮,喊得其實還挺好聽的。這種命令不太好直接拒絕。

而且高歡並不擔心高敖曹會拒絕,因為跟爾朱榮在北秀容之戰所面臨的問題一樣,河北高氏兄弟,在下邳一戰損失慘重後,也喪失了人心與凝聚力。

高氏兄弟急於通過一場大勝,來證明自己依然能打。否則,李元忠和封隆之等人,就不會跟從前一樣,配合他們行動了。高氏兄弟在家鄉的號召力,估計也比不得從前那樣一呼百應了。

沒有人支持他們,哪怕高敖曹再能打,又能做什麽呢?

所以這一回,就算是面對閘刀,高敖曹也必須得把頭伸出去試試運氣。賭一把還有救,要是連賭的勇氣都沒有,日子只怕真的不好混了。

如果不奮起拼搏,那麽在高歡諸多的政治攻勢下,河北高氏兄弟的勢力瓦解並碎片化,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精通政治操作與權術的高歡,此番硬是點到了高氏兄弟的死穴,讓其心甘情願的冒死出兵以為偏師。

常山城府衙內,高乾、高慎、高昂、高季式四兄弟齊聚一堂,商議對策。

一番激烈的爭執下來,高慎和高季式說什麽也不同意出兵,而高敖曹覺得無所謂,此番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只有大哥高乾在一旁一言不發,似有心事。

“兄長,為何不說話?”

高敖曹沉聲問道。平日裏兄弟四人,就高乾最有主意。

“此番出兵井陘,只怕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若是不去,事後必被高王清算。”高乾嘆息一聲,瞥了高慎和高季式一眼,對這兄弟二人已經無言以對。

當小孩或許還可以任性一下,然而一旦成為大人,就必須接受社會的洗禮,接受社會的規則與潛規則。無論你想法如何,社會本身運轉的規則,都會強迫你去適應。

要麽適應規則,引領規則,掌控規則,要麽如同擋車的螻蟻一般被碾碎,沒有人可以任性的同時還可以無視規則的懲罰。

很明顯,元氏的魏國,已經實質性的滅亡,高歡取而代之,盡一切可能外擊敵寇,內整部曲。這兩者是同步在進行的,從前很多勢力“入夥”,現在局勢已變,高歡不需要他麾下有太多的聲音,只要有他這一個聲音就行了。

所以本身投靠時就有很強實力的河北高氏兄弟,就是頭一波被整合的對象。

“兄長何出此言?就算我們此番不出兵,高王難道還想帶兵討伐我們不成?”

高季式滿不在乎的說道。

高乾不知道要怎麽跟這個鐵憨憨解釋,如果他不是自己親弟弟,此刻只怕早就被自己一棍子打爆狗頭了。

高乾耐心解釋道:“高王此番攻打爾朱榮,未必能成。如果成了還好,若是敗了,只怕會將我們當做替罪羊處理,原因嘛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不尊號令,不吸引爾朱榮兵力導致全軍戰敗。

你覺得,那個時候,我們四兄弟當中會不會有人被推出去平息風波?”

戰敗嘛,總要有人負責的。而且高歡在外面碰了一鼻子灰,損兵折將的,當然希望高氏四兄弟這樣的實力派也被打板子。要不然這些人趁機坐大,甚至反客為主爭奪“朝廷”的主導權,豈不是要了高歡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