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

“轟隆!”

漆黑的夜裏一道閃電劃過,瓢潑大雨如約而至,豆大的雨滴打在人身上都會感覺到疼痛。

夜幕中形成的水簾,將一切籠罩起來,密不透風,令人窒息。

朝歌城郊外的梁軍大營裏,劉益守在中軍大帳內查看河北的大地圖,矗立良久不動。

陽休之在一旁點著火把,幫他照明,同樣也是一動不動。

“子烈(陽休之表字),聽聞你也是河北人士。如何治理河北,你有什麽想法嗎?”

劉益守轉過頭看著陽休之詢問道。

雖然陽休之全家都是死在邢杲手裏,但他確實是河北的小士族出身,家學淵源。並不屬於那種“土豪類”的世家,可以看做窮人版的清河崔氏。

“主公已經成竹在胸,屬下就不必獻醜啦。”

陽休之謙遜說道,作為馬屁皇帝,他當然明白劉益守肯定什麽都想好了,只是希望別人贊同他的看法,這些都是人之常情而已。

“說說看吧,這裏沒有什麽君臣,不過是朋友之間隨便閑聊而已。”

劉益守哈哈大笑拍了拍陽休之的肩膀,邀請他對坐飲酒。

二人坐定之後,陽休之給劉益守倒滿一杯酒,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隨即正色說道:“遵彥(楊愔)弘農楊氏嫡系出身,在主公麾下眾人當中算得上出身最煊赫。然而主公將遵彥引為股肱,供給糧草,掌控財帛以供軍需,從未有過差錯,一如漢初之蕭何。

主公可知為何渤海高氏兄弟、趙郡李希宗等人皆為害,而遵彥不為害?”

劉益守想對付河北世家,陽休之是清楚的。所以他對劉益守提了一個問題:楊愔家的家世一點也不比高敖曹他們低,為什麽你可以用楊愔,卻不能用高敖曹、李希宗等人呢?

劉益守對楊愔是大用,對方也是出了大力,絕對算得上是君臣相得了。弘農楊氏的楊愔都可以用,很顯然人才的問題並不出在地域上。

不得不說,馬屁皇帝還是有點政治眼光的,更是對河北風物非常了解。他的看法可謂是入木三分!

如果楊愔能用,那河北世家的人一定也能用,問題不在於出身如何,而在其他地方,解決了這個,便盤活了引用河北人才的問題。解決了人才問題,那便是解決了河北問題的一半。

“子烈此言大善,請務必細說!”

劉益守大喜,他本來只是隨口問問,沒想到陽休之還真有想法。

“主公,所謂物離鄉貴,人離鄉賤。我等北人因種種原因背井離鄉,投到主公麾下。先到壽陽後到建康,身邊皆為南方大戶出身之人。我們不依賴主公的話,要如何生存下去?

遵彥出自弘農楊氏不假,但除了一個名號外,家裏還能為他提供什麽呢?給老家寫封信回去,來回都是幾個月,這樣的家族,能頂什麽用?

而高敖曹、李希宗等人則不同,家鄉結黨,一呼百應。壟斷地方官府,再往朝堂輸送人才,那豈不是將來聯合起來便能改朝換代?”

陽休之一語驚醒夢中人!

劉益守有超越前人的眼光不假,但正因為他的眼光太超前,所以往往忽略了短時間內不易察覺的變化。

“弘農楊氏當中,有人在關中為官,有人在主公麾下為官,要說煊赫,雖然比不上當年司馬氏晉國在洛陽時的盛況,可也絕不是沒落了。

但主公看看,弘農楊氏如今的號召力,與河北世家比之如何?”

陽休之一針見血的指出如今河北世家最大的問題:他們既是土豪,也是世家,還是軍閥。

簡直就是三位一體,毫無破綻。只能用強於他們的力量來擊破,這個體系本身並無明顯弱點。

南面其實也有這個問題,但有點不同的是,南面的莊園叫“湖墅”,並沒有多少防禦功能,“江東鼠輩”們承平已久不修兵戈,南方的大世家不過是一個個待宰的肥羊而已。

他們當中一些壯碩的已經被劉益守給宰了,其他的羊毛也被剃過好幾輪,翻不出什麽浪來。但河北世家明顯不同,那些人更能作妖。

“說了這麽多,有什麽高招,直接講吧,痛快點。”

劉益守忍不住催促道。

“是這樣的。”

陽休之吞了口唾沫,他本來不打算現在說的,但劉益守既然問起來了,好像不說也不行了。

“第一招,就是主公以前用過的大索貌閱,清查戶口,把河北世家裏頭匿藏的黑戶給揪出來,當然,這不足以讓他們傷筋動骨,不過能砍一點是一點嘛。

弱枝砍了,強幹也成了弱枝。”

劉益守微微點頭,這種基操肯定是要走流程的,當然,此舉也不會超過河北世家本身的預期,這本身就是個鬥法的過程。

“第二招,拆鄔堡,一縣之內,最多一鄔堡。將來天下太平,鄔堡也用不上了,本身就是百姓躲避胡人騎兵的避難所而已,不是給世家大戶們藏汙納垢的地方。這一招主公以前也用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