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初露鋒芒16

都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當初文德帝身為天子,都能被民怨逼得不能不“犧牲”掉自己的親兒子,何況區區一個尚書府?

廖文才以為自己不去招惹京中的達官權貴,就欺負些無權無勢的老百姓沒關系,他爹能夠給他善後,一直肆無忌憚。

現在他那些齷齪事情一筆筆爆出來,再加上喬楠讓人暗中煽動,這下可算是捅掉馬蜂窩了。

百姓們群情激奮,京城府尹根本不敢辦這種大案子,當即就向上面遞交了奏折,想要把這個燙手山芋扔出去。

廖尚書又不是文德帝的心腹,就算他是文德帝的心腹,其子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文德帝也不可能輕饒。

於是狀告當天。

案子就被直接交到了刑部手上,廖文才被抓起來關押等待審案。

刑部尚書和廖尚書分屬不同陣營,往日又有舊怨,關系非常不好,此刻廖文才到了刑部,別說那些血案都是真的,就算是假的,刑部尚書也會動手腳,借此狠狠打擊廖尚書。

所以,聽到案子被刑部接手後,廖尚書就知道事情不僅沒有轉圜余地了,他自己也可能危險了。

廖尚書再心疼兒子,卻也更加重視自己。

畢竟兒子沒有了還可以再生,他自己要是死了,那就什麽都沒有了!

意識到不妙後,廖尚書當機立斷不再管牢房中的兒子,脫去官服,背著荊條,大張旗鼓的找到十幾個狀告的苦主面前,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的悲痛模樣負荊請罪。

哭得涕淚橫流,真是好一個被兒子坑慘的“無辜”老父親。

廖尚書能做到品大員,足以證明對方的手段和腦子,根本不是當初府城那輕松就被喬楠和俞州搞死的小小知府可以比擬。

有了這番苦肉計的表演,再加上他平日很會維護形象,至少表面上找不出什麽錯處把柄。

因此,單純的百姓很容易就被對方騙到,減少了對他的怒氣,所有的仇恨值都放到了廖文才身上。

廖尚書也是個狠人,當即就上奏請朝廷嚴懲他兒子,塑造了個大義滅親的形象。

再加上背後主子周旋,成功把自己洗白,從兒子的漩渦之中抽身……

讓想趁此將他幹掉的刑部尚書很是惱火。

刑部尚書不停得在家中大罵,

“這個老狐狸也當真是夠狠的,自己疼寵了多年的親兒子,說放棄就放棄,愣是半點都不帶掙紮,真是沒良心!”朝中其他官員也是如此想的。

盡管他們若是遇到這種情況,說不定很多人也會這般選擇,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鄙視嘲笑廖尚書。

不過,相比起外人看熱鬧,廖夫人和廖老夫人就在家裏傷心了。

但一家人並沒有反省是他們把兒子寵壞導致的結果,反而是責怪那些去狀告的苦主,以及揭發這件事情的人。

廖夫人哭著恨恨道,

“肯定是喬家,那些苦主肯定是喬家找來的,不然事情哪有這麽巧?我們剛逼迫喬家,文才的事情就暴露了。”

“喬家竟然如此害我兒,相公,我不管他們背後有什麽依仗,我要他們給我兒子償命,要他們全家都償命!”

大多數人就是這樣,事情沒有落到自己身上時,從來都不知道痛。

廖夫人不覺得自己兒子害了那麽多百姓有什麽錯,那些樓蟻賤民怎能跟她兒子相比?

廖尚書當然也怨恨喬家,但他清楚,比起對付喬家,他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夠了,喬家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找齊那些苦主,我們卻根本查不到是誰在背後幫他們,這足以證明喬家水深。”

“情況未明,喬家的事情先放一邊,當務之急是先應付那些趁機落井下石的人,你給我打起精神,千萬別讓家裏再出事,讓我後院起火了……”

他雖然果斷大義滅親,斷尾求生,保住了頭頂的官帽,但這只是暫時的。

文德帝勒令他停職回家反省半年,看似一個輕飄飄的懲罰,實則卻是殺人不見血,

因為朝廷官位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讓他回家反省,這段時間他若真的在家中什麽都不做,等反省時間結束,尚書之位還是不是他的,可就說不定了。

他的官位都要不保了,哪裏還有時間繼續找喬家的麻煩?

廖夫人很是不甘心,但也知道她家現在的處境,確實沒有功夫去報復喬家,最終也只能暫時將恨意按耐住。

想著等家中危機解除後,她定要將喬家人碎屍萬段,給她兒子陪葬!

至於罪魁禍首廖文才,他自己沒什麽本事,也沒什麽大功勞,犯下如此多斑斑劣跡,廖家放棄他,他也就只有等死了。

……

而得知廖家焦頭爛額的情況後。

喬家這邊就是大大松口氣了,盡管威脅並沒有完全解除,但只要短時間內廖家不能找他們麻煩,這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