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認祖歸宗9

在文德帝的刻意操作下,喬楠認祖歸宗當天,出現的令人震驚的奇景消息,迅速傳遍整個京城,並且不斷向全國各地傳播。

連見多識廣的官員,都為那樣的奇景而驚嘆,沒什麽見識的百姓,情緒自然是更加激動,議論紛紛。

“老王頭,那天京城四方城門墻上出現的奇景,你看見了嗎?”

“看見了看見了,我當時就在現場!哦喲喂,沒想到老頭我活了大半輩子,還能看見這種奇景,憑空顯字,龍影環繞,這就是神跡啊!”

“這算啥,聽說六皇哥在認祖歸宗完成的時候,當時天上就出現了五彩霞光,還有龍吟鳳鳴之聲,妥妥的天降祥瑞……”

“這正常,六皇哥才是真正的皇家血脈,當初那二皇子就是個冒牌貨,六皇哥還朝,皇室列祖列宗能不高興歡慶?”

“六皇哥是個有福之人啊,當初被人那般陷害都活下來了不說,聽說弄出糧食增產之法的那俞大人,就是六皇哥在民間時成親的夫君。”

“難怪六皇哥認祖歸宗時,會出現【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奇景,難怪陛下會封六皇哥做親王,六皇哥如此有福氣,將來定會給我們景朝帶來繁盛……”

百姓們激動地討論著。

這些話有出自普通百姓,當然也少不了細作在其中的引導煽動。

文德帝給喬楠的這一波造勢非常成功,百姓們對於這位從民間找回來的皇哥十分有好感。

對於喬楠封號親王,可入朝參政之事……好吧,百姓們壓根就不關心那麽多,只要他們有飯吃有好日子過,誰管哥兒能不能參政!

不過。

這對從奇景之中會過神來的百官來說,可就是件重要的大事情了。

原以為二皇子倒台,儲君之位爭論可能就此落幕,三皇子靠著“陛下僅剩的唯一健康皇子”優勢勝出,榮獲太子寶座。

但誰知道文德帝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竟然產生了扶持一個皇哥上位的念頭,這個皇哥還是從民間剛剛找回來的。

眾朝臣:……

只能說陛下對世家勛貴的忌憚,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陛下這是什麽?這是寧為玉碎也不為瓦全啊!

所以現在大家該怎麽辦?

站三皇子的隊伍吧,文德帝這是擺明了要不惜一切代價和勛貴勢力死磕;

可要是站文德帝的隊伍吧,那他們以後豈不是就要對一個哥兒俯首稱臣?這實在太難讓人接受。

朝中官員們明白皇帝的意圖後,陷入了糾結之中。

而三皇子派系的官員,就開始發愁,以及惱怒文德帝真是不像話。

無恥暗想:他們勛貴不就是想多分點權利麽?又不是想謀朝篡位,改朝換代,陛下用得著這樣防備他們嗎?真是太過分了。

可他們現在暗罵也沒有用,當務之急是考慮怎麽把喬楠幹掉才是。

三皇子派系中,當即就有官員諫言道,

“其實六皇哥本人並不難辦,對方到底在民間商戶家中長大,即便從小也有夫子教導,本身能力估計也有限。”

“六皇哥最大的依仗就是陛下,以及俞州這個鬼才夫君,陛下暫時對付不了,但我們可以先把俞州趕出朝堂再說。”

“大家別忘了,俞州現在是駙馬,而駙馬不能入仕!”

自古駙馬不能入仕是規矩,無論俞州多麽有才華,做了駙馬他就不能再插手朝堂之事,這是陛下都無法改變的。

盡管俞州離開了朝堂,照樣可以給喬楠出謀劃策,但到底不如身在朝堂之中能做的事情多。

文德帝來勢洶洶,不管此舉有多大的作用,他們都必須有行動才是,否則其他投靠三皇子的官員豈不是要士氣大減?

“那就這樣辦。”

杜閣老點頭同意。

於是很快。

就有隸屬三皇子派系的官員,以俞州駙馬的身份,外戚不能幹政借口,在朝殿上提出了罷免他官職的請奏。

這理由無可指摘。

畢竟駙馬品級高,身份尊貴,的確很容易攬權,造成外戚幹政情況,恐有篡國之患,自古駙馬要麽不入仕,要麽只能領閑職。

提出建議後,三皇子派系官員就等著文德帝反駁,然後和對方來個唇槍舌戰的爭辯,以圖達到目的。

但誰知……

不等文德帝開口,俞州就先自己站了出來。

“陛下,臣覺得陶禦史所言甚對,微臣如今乃駙馬,的確不應該繼續插手朝政,撤銷微臣官職無可厚非。”

“只是臣寒窗苦讀多年,多年心願就是為國效力,就此閑散榮享富貴實在內心惶恐,所以,懇請陛下允許微臣撤職後,開辦一所書院,為朝廷培養人才,讓微臣余生繼續為朝廷發光發熱。”

俞州滿臉真摯誠懇,看上去無比清正,無比為民。

但有楊閣老被坑的例子在,三皇子派系官員可不會覺得他真就是個單純的為國為民之人,這丫指不定又在憋著什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