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認祖歸宗14

真正損壞書籍栽贓陷害的,竟然是杜宣博!

這是除了丁課室學子外,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包括孔祭酒等夫子。

因為杜宣博在國子監中,就是那種成績優秀、人品優秀,人緣優秀,反正哪兒哪兒都好的人。

反觀杜宣康,就是個典型的反面教材。

正常人肯定都更相信前者說的話,畢竟總是惹是生非的人,哪裏來的信譽可言?

剛才事情未明了時,孔祭酒心中也是更偏向杜宣博的說辭,只是證據不夠,作為國子監的負責人,他不能依靠自己想法斷案。

結果沒想到真相竟是如此……

孔祭酒滿是失望看向杜宣博道,“杜宣博,你還有什麽想說的嗎?”

事實已經擺在面前,還有什麽說的,繼續辯解下去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

杜宣博緊緊握起拳頭,雙眼猩紅的露出諷刺之色,

“沒錯,真正栽贓陷害的人就是我,是我卑鄙小人行徑,可杜宣康,若不是你無恥橫刀奪愛,你娘為母不慈,我豈會想出這種下流主意對付你?”

“我與表妹青梅竹馬長大,情投意合,祖母已經答應擇日便給我和表妹定親,可你這個無恥紈絝,竟然輕薄壞表妹清白,逼得表妹只能嫁給你!我是你大哥,你竟如此對我,我恨你!”

“還有你娘,區區庶女為了攀龍附鳳,謀害嫡姐嫁給姐夫,當上繼室後更為母不慈,害死我妹妹,終日打壓我……”

“杜宣康,你們母子不仁,何怪我不義?像你這種只會浪費夫子心血的紈絝子弟,又憑什麽呆在國子監讀書?你的名額本該是我弟弟的!”

杜宣博幾乎是嘶吼著控訴,仿若聲聲泣血。

剛剛因為得知真相,對杜宣博利用大家信任算計人有些生氣的甲課室學子們,頓時怒意煙消雲散,只剩下了滿滿同情。

杜家的事情他們都有所耳聞。

杜閣老的繼妻和原配,本是出自一家的親姐妹,只不過原配是嫡姐,繼妻是庶妹,原配當年病弱去世,兩家為了繼續鞏固聯姻關系,後者便將家中庶女又嫁了過來。

只是後來聽說,當年原配生病去世,其實都是繼妻庶妹害的,原因則是繼妻庶妹喜歡上姐夫,又想攀龍附鳳,所以才歹毒迫害。

而這個傳言,在杜宣康的母親小馮氏嫁進杜家後,原配生的女兒因奶娘照顧不當風寒而死,兩個原配兒子多災多難……似乎驗證了。盡管沒有確切證據,但杜閣老繼妻的惡毒之名,也在京城傳開了,並且被大家深信不疑。

沒辦法,因為這種庶妹謀害嫡姐,繼妻謀害原配子的事情,在貴圈之中例子實在太多了……

此刻杜宣博這樣控訴,大家都比較相信。

哪怕他算計陷害人之事做得不對,卻也讓人同情多過鄙視。

這可把杜宣康再次氣到了。

“你放屁!胡說八道!杜宣博你可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栽贓陷害不成,還顛倒是非了你!”

“明明就是你們欺負我娘,還給我娘扣個惡毒的名聲,你們真不要臉。”

“我沒讀書天賦又咋了?沒讀書天賦我就不能來國子監了?杜家兩個國子監名額,我憑啥不能占一個?”

“難不成兩個名額都給你們兄弟,那才是公平?那你咋不把你自己的名額,讓給你弟呢?”

“還有杜宣博我告訴你,我才不想娶你表妹,當初明明就是你表妹算計我,害我不得不和她定親,我才冤枉好不好!那麽個醜八怪,哪裏配得上俊美無雙的我!”

杜宣康氣得跳腳控訴,聽著也非常真情實意。

但……現場除了丁課室學子,沒人信。

不管杜家的國子監讀書名額怎麽分配,反正杜家表妹算計嫁給杜宣康這話,簡直太荒謬了。

人家杜宣博年輕有為,還深受杜閣老喜歡,妥妥的家族繼承人前途光明。

那小表妹腦子進水了,才會放棄這樣青年才俊,選擇杜宣康這麽個紈絝!

眼看杜家兄弟紅著眼睛,又要打起來的模樣。

孔祭酒揉揉太陽穴呵斥,“好了,既然如今真相大白,杜宣博想辦法將損壞的書籍修復賠上,罰你回家反省半月,寫一篇檢文,回來後再打掃藏書樓半年,以作懲罰。”

“杜宣康你也別得理不饒人,既此事與你無關,那就散了。”

這個處罰其實是有些偏向杜宣博的,如果今天真兇換成杜宣康,杜宣康絕對會被趕出國子監。

但杜宣博是國子監的優秀學子,還有杜閣老的壓力在,孔祭酒要給杜閣老面子,哪能把人趕出國子監。

所以,也就只能委屈杜宣康了。

杜宣康和丁課室學子們都很不服氣,可也知道現實如此,杜宣康能夠洗脫罪名就很不錯了,只能忍氣吞聲接受這種不公平的結果。

好在杜宣博被打折了一條腿,總歸也沒太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