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奪嫡之爭18

在景朝文人界有句話叫做:南甄氏,北嘉陵。

甄氏大儒之名天下皆知,嘉陵王氏其實也不遜色太多,只是因為甄氏懂進退,只做學問,不摻和朝政,更得皇室之心;

而嘉陵王氏就不太安分了。

王氏幾位大儒不僅思想古板老舊,還心心念念重現曾經朝堂人才由氏族舉薦,而非科舉的榮光,因此對朝政很有些想法。

不過,這些才都是真正的癡心妄想。

因為氏族,是比世家更為令人忌憚的存在!

皇室好不容易才擺脫被氏族當成傀儡的處境,別說文德帝,就是其他國家君主,也絕對不可能再讓氏族作妖的。

這些年,在皇權的刻意阻擾下,嘉陵王氏大儒之名,也就是在文人圈子裏比較響亮,普通百姓很少知道。

嘉陵王氏對皇室如此打壓自己的行為很是惱火,一直都在找機會抓皇室的小辮子,以圖為氏族翻身謀取利益。

所以,當杜貴妃找到他們,勸說他們針對文德帝立一個哥兒當太子,不符合禮教的事情做文章,嘉陵王氏並沒有猶豫太久,就決定幹了!

一來這是個搞幺蛾子的好機會;

二來思想迂腐的他們,也覺得立哥兒做太子之事,簡直荒唐之極。

於是。

就在喬楠立太子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時,嘉陵王氏上奏阻擾,文德帝不理會他們後,便帶著數百名族人,跑到皇宮門口靜坐抗議。

嘉陵王氏的弟子們,則在京城之中搭台講學,以圖說服百姓,像當年麗妃那般,利用百姓的輿論壓力。

聽到侍衛匯報的情況。

喬楠和文德帝並不著急,讓人注意著外面情況,有鬧事再繼續匯報,沒鬧事的話,那些人愛靜坐,就慢慢靜坐吧。

然後,父子倆就繼續低頭商討其他政事了。

仿佛這就是件無傷大雅的小事。

嚴陣以待匯報消息的侍衛:……

行吧,陛下和親王說啥就是啥。

皇室對嘉陵王氏靜坐的事情,並沒有給出任何反應,如此沉默態度,讓嘉陵王氏有些不安,覺得十分蹊蹺。

要知道,他們以往用這招,皇帝絕對能被他們逼得跳腳,這次文德帝的反應,實在有些不太正常啊。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嘉陵王氏也只能繼續抗議。

順便通知那些搭台講學的弟子,一定要努力煽動百姓的輿論,立一個哥兒做儲君,簡直荒唐。

哪怕歷史上並非沒有哥兒女子做皇帝的先河,但這群老頑固還是對此嗤之以鼻。

當然,如果文德帝能夠恢復氏族舉薦人才制度,那讓他們同意六皇哥做太子,也不是沒有商量的余地。

嘉陵王氏興致勃勃準備大幹一場,覺得這是他們氏族翻身的好機會!

但很快,他們就被打臉了。

因為……

百姓們壓根就不買賬。

首先,嘉陵王氏的大名,只在文人圈子裏,百姓們對於大儒只認可耳熟的甄氏,嘉陵王氏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群陌生人,誰會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然後,就是嘉陵王氏那些弟子宣講,情緒的確激動澎湃,可惜辭藻華麗的之乎者也,百姓們壓根聽不懂!

他們解釋了半天,百姓們也只聽懂一個意思,那就是:

因為六皇哥是哥兒,立為儲君不符合自古禮法。

然後百姓們:就很懵逼。

禮法是個啥東西?能讓他們吃,還是能讓他們喝?

有百姓很不解,反問,“以前不是也有女子哥兒做皇帝嗎?現在六皇哥做儲君,咋就不符合禮法了?”

嘉陵王氏弟子們:……

這個確實矛盾了。

他們嚴肅辯駁,“以前那些當皇帝的哥兒女子,都是謀朝篡位,是不對的!哥兒女子的天職,就是生兒育女,好好呆在家裏,怎能拋頭露面混在一群男人堆裏,參與國家大事?那是傷風敗俗。”

然後就有大嬸不高興了。

大嬸生氣道,“哥兒女子咋就不能拋頭露面混在男人堆裏了?我就天天在男人堆裏幹活,我咋就傷風敗俗了?”

“我家男人身體不好,我要是不出去幹活掙銀子,我家孩子就要餓死了,我憑啥只能呆在家裏,不能出門?你想餓死我全家嗎?”

大嬸的關注點顯然錯了,把自己帶入嘉陵王氏弟子的話中,覺得對方是指桑罵槐說自己,非常生氣。

嘉陵王氏弟子,“……我不是這個意思,大娘,您誤會了。”

大嬸不聽叉腰,“那你是啥意思?不是你自己說的,哥兒女子只能呆在家裏,出門就是傷風敗俗嗎?這是你自己說的話吧!”

旁邊也有姑娘哥兒憤憤贊同,

“就是,剛才你就是這樣說的,我們都聽清楚了的。”

“你說我們哥兒女子不能混在男人堆裏,可我天天下田幹活,周圍都是男人,你這算啥?”

“對,我們怎麽就不能拋頭露面了,你不要我們出門幹活,要我們餓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