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計劃推進

韓東塬等人跟姚師傅和紀旸離開,徐書記帶著薛主任送了人上牛車,牛車走遠了還站在原處看著。

薛主任道:“書記,你要是看重韓知青,想要他在公社這邊建廠子的話,那就直接把他調上來就是了。”

這半年來徐書記對韓東塬熱情,他都看在眼裏。

原先他以為是因為韓東塬的父親韓祁山的緣故,不過這兩個月他看徐書記不僅對韓東塬熱情,就是對廖盛和程檸他們,他也十分熱情,每次又是打聽竹木制品廠的事,他要是再不明白徐書記的意思,他也就不配做這個公社的辦公室主任了。

徐書記笑了一下,道:“我是有這個意思,不過我看他倒是未必肯。”

“怎麽會不肯?”

這些下到下面的知青,誰不想調到公社來?

徐書記搖了搖頭。

這別的知青是別的知青,別的知青下鄉下到牛車都要走上三四個小時的深山老林裏,哪個不是哭喪著臉?有誰還能想到各種賺錢的法子出來,又有誰才半年多不到一年的時間,不需要公社和大隊任何資金支持,就搞出個廠子來的嗎?

那上韓大隊窮是窮,偏僻是偏僻,但卻是那韓東塬的老家。

有香火情,韓祁山在村子裏更是有威信,他在那裏開廠子,得到的信任和支持不是一兩個錢能換來的。

他早看出來,那小子是個喜歡自由不喜歡拘束的性子。

再說了,人家能賺錢,也不缺錢啊。

這不是沒資金支持,廠子也撲棱起來了嗎?

姚師傅和紀旸到了大隊當然受到了大隊書記大隊長還有村民們的熱烈歡迎。

大隊書記周樸槐和大隊長韓有福都熱情邀請姚師傅和紀旸,尤其是姚師傅去自己家住。

這可是城裏來的七級木工師傅,在他們眼裏那簡直就跟橫梁上供著的木匠祖師似的。

不過兩人都拒絕了,直接去了韓東塬他們那個熱炕擠。

姚師傅是個認真負責的同志。

他在車上拿了程檸的圖紙,又跟程檸討論了一路,到了晚上見過大家,第二天就已經投入了工作。

手工活,也不用教理論知識,自己示範一遍,讓大家動手操作,然後糾正大家。

三道工序輪流教,第一道第三道前期和後期處理相對容易,簡單教幾遍,主要還是靠大家自己不停的練習,第二道工序生產那塊,雖然也是孰能生巧,但卻有很多基本技巧要教。

姚師傅退休了,也不急著回去,原先說是過來教一個月,但教了一段時間,韓東塬就跟他說了,如果他願意,可以一直留下來,做廠子的質量監督和管理,所有的產品經他的手出去。

姚師傅一聽就動心了。

他已經退休了,私活也不好接,最多是私下做幾件東西收些禮物。

到這裏韓東塬應了他一個月三十塊錢,三十斤粗糧糧票,十斤白面票,等廠子效益好了,還能再漲,雖然比他在家具廠的時候低,但卻是個穩定的收入。

他家裏孩子多,房子小,老伴又已經去世,在這裏又能做自己一輩子引以為傲的木工活,受人尊敬,還能有穩定的收入,對他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

至於紀旸,熟悉了木場情況,具體生產工序之後,程檸就陪著他漫山遍野的逛,說是勘察地形。

韓東塬看得那叫一個氣不順啊,可就算加了活給她也沒用,因為她一轉身就能把活交代給許冬梅或者沈青,那是她的助理,韓東塬總不能說不行。

不過這下子不說韓東塬看不慣,宿舍裏的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在韓東塬又給程檸交代了一堆活,程檸轉身交給許冬梅時,許冬梅忍不住勸了兩句,道:“檸檸,我知道你是一心為著工作,可再為著工作,也用不著見天兒的跟著紀工程師滿山的跑,你不知道,大家這會兒都猜你跟紀工程師是不是對象關系,紀工程師下鄉是不是專門是為了你的。”

其實這有些誇大其詞。

有韓東塬在那杵著,定性是為了建廠房,誰敢亂嚼舌根?

可不這麽勸不行啊。

許冬梅再能幹,都有些受不了這每天沒完沒了的活了。

程檸聽到許冬梅這話就是一怔。

這話要是王曉娟說的,還能打個折扣,但是平日裏最穩重老成的許冬梅說的,程檸就不懷疑其中的水分了。

然後許冬梅又道,“其實你主要就是帶著他看地形地勢地質情況嘛,要我說,就你,爬個山越個坡都不方便的,對這山裏的情況也不熟,你們兩個都人生地不熟的人整天往山裏跑也不安全,不如叫個村民帶紀工程師比較好。”

程檸可不覺得自己爬山越坡有什麽不方便的,但許冬梅說的也有一定道理。

這幾天她跟著紀旸四處察看其實也是因為她自己想要了解更多,不過現在也差不多了,找個熟悉地形的村民的確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