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愛站與嗶站合並,徐行完成控股

“廖總,咱們阿裏這次是帶著真心實意的,還希望你們能夠好好考慮考慮。”阿裏這次派來負責洽談收購微訊的負責人,劉桓誠懇的說道,“一旦我們完成收購,那就是強強聯合。”

“到時候,桃寶和支付通的用戶全都會向微訊開放,你得想想這是多大的扶持?”

“有時候相比堅持獨立,選擇一個大家庭加入其中,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嗯,我明白的。”廖沁宇露出一副贊同的表情,但又流露出遺憾,“但微訊和群星畢竟才剛成立沒幾個月,咱們徐總總還是想要試試看的。”

“不過,徐總對你們的投資方案挺感興趣,如果阿裏不對控制權有過高要求的話,微訊這邊或許可以試著接受一筆投資。”

“畢竟,只有相互了解過後,才能進一步深入,不是嗎?就跟談戀愛一樣。”

劉桓聽完他說的話,知道今天應該是沒戲了,於是嘆了口氣:“沒關系,這個可以繼續談嘛,咱們這邊不著急。”

“只不過騰信那邊,Q訊雖然不溫不火,但飛訊可以說是勢頭正盛,借著移動的渠道,短短一個星期就積攢了50萬的用戶,這個漲幅可是相當驚人。”

“一旦給了他們太多的時間,微訊前期積攢的優勢沒來得及擴大,可就要被徹底追上了。”

別看飛訊只是一周積攢50萬用戶,以移動和騰信的體量,只要前期把用戶數做起來,後續的裂變將會變得格外容易。

只不過聽了徐行在會議上的分析後,廖沁宇很清楚飛訊的局限性在哪裏。

只有移動一家用戶能使用的社交軟件,怎麽可能做到最大?

這裏面就是各自思路的問題了。

對於飛訊本身而言,或許用戶量才是它發展的根基。

但是對於移動來說,飛訊能不能做起來不重要,能不能用飛訊打壓和擠占電信與聯通的市場很重要。

這也是為什麽騰信選擇與移動合作之後,還要推出一款Q訊的原因。

這裏面固然有騰信習慣性的養蠱策略在作祟,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飛訊的戰略與歸屬權。

只不過,缺少了移動本身的推廣力度後,Q訊的發展舉步維艱,完全沒有飛訊那樣的增長速度。

一是因為QQ為了保持增速,同樣增加了通訊錄添加好友的功能,這就導致Q訊的推廣在QQ這邊就很尷尬。

二是因為QQ此前推出過QQ簡化版,可以直接屏蔽QQ絕大部分花裏胡哨的功能,只保留最基礎的好友聊天等,這就跟剛推出的Q訊在功能上十分重合。

這樣的基礎之上,QQ用戶在看到廣告後,大多都只是好奇心之下,點開來看看Q訊是個什麽玩意。

發現上面的功能QQ都有之後,也就不怎麽關心了。

尤其這時候不少人都已經下載了微訊,隨著時間的推移,微訊的體量也慢慢的增長到了2000萬用戶的關口,許多人一看Q訊跟微訊這麽像,頓時對騰信更加嗤之以鼻。

這種情況下,QQ團隊內部其實也有點不看重Q訊,生出了兩種不同的聲音。

一種就是堅定的相信QQ,覺得沒必要去拾人牙慧,把QQ做好就是騰信最大的護城河,哪有再做一個社交軟件自己吸自己的血的道理?

另一種就是覺得時代在變化,或許QQ已經不太適應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所以必須要做出改變,不破不立。

兩邊雖然偶有爭執,但大多數時候,內部第一種的聲音都能很輕易的蓋過第二種,這也就導致Q訊的推廣更加乏力。

一時之間,國內即時通訊類的社交軟件當中,QQ一騎絕塵占據了上億用戶,後面則是微訊勢頭正猛,迎頭追趕,坐擁將近2000萬的用戶。

再往後,就是剛開始追趕的飛訊,以及騰信QQ內部孵化的Q訊,網弈與電信合作推廣的信寶通,以及阿裏自主推廣的桃江湖與支付通好友。

再往下面數,還能發現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的各種社交軟件,各種細分賽道都被逐一搶占,包括什麽專注網上交友的,同城交友的,相親交友的,甚至直接打著約會旗號利用擦邊球的……

這些曾經在PC端就風靡一時的玩法,又以十分熟悉的方式,出現在了移動互聯網上,出現在了大眾的智能手機當中,變得更加易於發現和接觸。

“怎麽說?”徐行看向結束了談判後來到辦公室裏的廖沁宇,笑著問道,“效果如何?”

“還行,至少談判還會繼續。”廖沁宇也笑了笑,隨後問道,“徐總,下一步是什麽打算?”

“聯通那邊剛簽了合同,聯名推廣的流量優惠套餐就要推出了。”徐行說道,“做好與那邊的協同合作,等效果出來之後,再去找電信和移動聊聊。”

“徐總覺得電信和移動會答應嗎?”廖沁宇摸著下巴思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