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騰信的收購意向

清白的徐行和徐年年,有過一段不太清白的經歷後,著實別扭了好幾天時間。

但是徐年年表面上一直裝作不在意那晚上的事情,甚至提都不提,讓徐行甚至以為,那事兒只是一場幻夢似的。

原本徐行還打算想辦法處理這個事兒,但群星公司那邊的各種事情已然接踵而至。

12月13號那天,微博熱搜上有關附近的人的條目,從中午的十幾名,一路往上躥升,到14號的時候,已經被頂到了第四名的位置。

而網絡上對微訊的口誅筆伐,也迅速上升了幾個档次,從單純吐槽附近的人這項功能,一路演變到微訊抄襲了QQ各種聊天社交功能上來。

盡管這種鑒抄行為將QQ當做受害者比較搞笑,但網上稍微理智一點的聲音,幾乎一出現就會被瞬間淹沒。

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是誰造出來的概念,微博上一種“微粉人人喊打”的現象就這麽憑空造就。

而除了微博以外,包括貼吧、虎撲等一眾平台,也都迅速掀起了一陣熱潮。

“你們什麽情況?”

阿裏內部,負責這次收購微訊的負責人劉桓坐在會議室裏,皺著眉頭看向底下的人,“熱度沒控制住?怎麽突然就爆了?”

“應該不止我們一家。”下面的人連忙解釋道,“本來只是控制在熱搜十幾位的地方,單純就是試探一下的,但後面似乎有別的水軍也跟著湧進來了。”

劉桓揉著額頭有點腦殼疼。

原本被派來收購微訊,他就有夠頭疼的了,這下子形勢變成這樣,他就更傷腦筋了。

按理來說,像是微訊團隊這種初創公司,能在短短幾個月內,把體量做到上千萬人的規模,無數投資公司都會願意投資進去。

更別說像是阿裏這樣,極度缺乏社交軟件統合流量資源的巨頭,一旦能夠獲得微訊這樣能夠有希望對標騰信QQ的產品,自身的生態鏈立馬就能得到很可觀的補強。

但是。

這件事兒操蛋就操蛋在,這家天權微訊網絡公司,背靠的是今年剛崛起的新秀群星公司。

而群星公司下轄的其中一家,就是目前國產手遊領域當之無愧的新星——天樞遊戲娛樂公司。

目前,天樞遊戲的月營收能做到上億的程度,業務也不想阿裏騰信這樣駁雜,純利潤高的嚇人,這造血能力不要太強。

也就是說,目前的微訊,是一款壓根不缺現金流支撐的千萬級軟件。

想要收購這樣的產品,那就不能單純從錢上面出發,還得能給出更關鍵的東西。

但最操蛋的是,他劉桓又不是馬老板,群星公司的那位徐總就算真有想要的東西,也不可能是他拿得出手的。

要不是看微訊的廖沁宇確實有想談的意思,他也不會跟對方墨跡這麽久。

這次輿論上的試探,單純就是看看微訊對這方面敏不敏感,如果輿論處理不到位,比如微訊官方下場辯駁,很容易就會引發群眾的逆反心理。

而後續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都會是劉桓在談判桌上說服對方的籌碼。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

談判如此,輿論也如此。

當這次附近的人事件的熱度迅猛上升,一路攀升到熱搜前五,且其他平台都有相關話題的熱度不斷上漲,劉桓就意識到了不對勁。

這裏頭有別的人在搞事兒。

“會不會是騰信那邊?”有人猜測道,“微訊最近發展這麽迅猛,QQ做出一些應對也很正常。”

“QQ那邊是傻子才會這麽幹!”劉桓忍不住罵道,“老大跟老二捆綁營銷是什麽邏輯?現在全平台的熱度都居高不下,微訊已經徹底被炒作起來了。”

“你以為網上罵的人這麽多會有用?真到了用戶自己手上,數據是不會說謊的。”

“QQ罵的人少了?咱們自家桃寶罵的人少了?用戶量和粘性還不是一年比一年多。”

“現在微訊的熱度超出預估,加上已經不小的體量,一旦跟QQ對標起來,到時候微訊只會賺不會虧。”

畢竟QQ的體量擺在那裏,幾個億的用戶注冊量,除非互聯網進一步普及,將鄉鎮農村那些不會用互聯網的民眾進一步囊括進來,否則上漲的空間已經很有限了,大多數可能都是同一個人的小號。

但微訊不一樣。

相比QQ而言,微訊目前的體量是三千多萬,盡管已經稱得上是個龐然大物,但對比QQ,那可上漲的空間不要太充裕。

只要微訊不出現什麽原則上的問題,那社交軟件就是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剛需,用了QQ也能用微訊,壓根不沖突。

可一旦微訊進一步蠶食QQ的市場,那就相當於消解了一部分原本屬於QQ的用戶使用時長。

畢竟歸根結底,互聯網時代,誰能更多的占據用戶使用手機的時長,誰就越能在浪潮上獨占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