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引力子》——嶽原舟·著

此時,嶽原舟再次切割,但是這次他開之後並沒有直接停掉空間切割工具,因為一旦停掉,這裏的空間又會瞬間合二為一,引力結也是如此。這樣就達不到他的目的了。

所以他這次給太湖之光的命令是,橫向移動切割工具,用切割空間的方式把其中一部分引力結割沒掉。

這種操作就像用切割機割斷一節管之後,切割機向一側平移,在切割機不關機的情況下,把那節管磨光。

如此操作之後,接下來嶽原舟繼續切第二次,第三次……他以這樣的方式把一個引力結慢慢切小。

嶽原舟現在感覺就像給引力結削人棍一樣,一點點的縮小引力結的範圍。這個過程並不快,因為這種微觀層面的操作必須要經過精密的計算和入微的操控,即便是太湖之光控制的,但也不能疏忽大意。

隨著時間的進行,嶽原舟終於把這個引力結切割到了他目前能精準切割的最小距離。

以目前計算結果來看,這個引力結的尺度是10的負10次方米,也就是原子尺度。這已經不能再小了,以為再繼續切割的話就會面臨之前所說的工藝問題,有可能一個原子的凸起或者少一排原子,那麽就可能會把引力結給割沒了。

這種微觀尺度的操作,容不得一點手抖。

到了這時候,嶽原舟就可以進行下一步動作了,他首先讓太湖之光計算,現在所剩下在這個尺度裏的引力結,其空間體積是多少,得出具體數值之後,他把這個數值計為A。

然後他再計算1.610的負35次方米的空間體積是多少,這個空間尺度就是普朗克最小空間尺度。

這時候嶽原舟把數值A和普朗克空間體積對比,作為一組數據。

緊接著他又切割出一個比之前略大的引力結,同樣計算其體積,記錄為數值B。再與普朗克空間體積對比,作為另一組數據。

然後以此類推,得到很多組數據之後,再用這些數據和每個大小不一的引力結中的引力場參數進行全方位對比運算。

經過長時間的推理和對比運算之後,嶽原舟把這些數據放到以自己的猜想構建的模型中驗證。

結果發現,這些數據與自己猜想所構建的模型相吻合,它們驗證了自己的猜想。

當然這只是他對引力子最小單位的猜想模型驗證。

現在嶽原舟思如泉湧,於是他很快就進入的第二個猜想的驗證研究。

他坐在沙發上,然後直接通過神威開始演算起來,當然他還鏈接著太湖之光。以他的想法輸入一組又一組的數據,然後經過太湖之光的輔助運算,一些結論通過數據出現在他面前,這些數據反過來又讓他覺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做完實驗之後,嶽原舟回到沙發上,接過了阿追遞過來的筆記本,然後提筆在上面寫下了他對引力子的新定義。

他將自己對引力子的研究用中文寫成如下數條:

其一:引力子有最小單位,其最小單位是普朗克最小空間體積。

其二:引力子承載引力的光速傳遞,其本身並不運動。

其三:引力子具有波、粒、空三象性。

嶽原舟看著自己寫下的這簡簡單單卻又凝聚他智慧的文字點了點頭。然後提筆繼續寫著一些對它們的描述:

引力子本身就存在,時空在它就在,所以它無處不在,這解釋了引力為何可以無視時空維度暢通無阻。

在三維時空中,引力子的最小單位是普朗克最小空間體積,可以推測,四維時空甚至更高維或者更低維同樣如此。

而且引力子有方向,它的方向就是時空傾斜的方向,它的方向就是引力的方向,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而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

物質所在的時空彎曲了,於是在時空之中最小單位的引力子便把方向指向彎曲之地,此時便是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這時候的引力子這個存在於空間本身的粒子便互相傳遞時空彎曲信息,這個通過引力子傳遞的信息便是引力,此時便是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所以人們也常說引力不是力!

引力子在時空中的變化傳遞了引力,引力子的方向向著時空彎曲的方向,其本身就在時空中,它並不運動,當它接收到引力信號時,就會變成引力信號的樣子,然後把這個信號傳遞給下一個引力子,若是這個引力源一直存在,那麽它將一直扮演著持續傳遞的狀態,它的狀態在時空中的表現為時空扭曲。反過來也可以說時空扭曲改變了引力子的狀態。

當引力源消失時,引力子不再接收到引力信息,重新變回其他狀態,引力子不會消失,除非宇宙沒有質量。

引力子傳遞引力的速度為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