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開炮

如果行星上有智慧生命呢?

這是一個問題,但是沒有一個艦長問,阿追也沒有問,這麽多年來她在就習慣了,特別是知道這個宇宙的終極圖景之後,其實超神宇宙也不見得有多和諧,畢竟那也不過是暗位面營造出來的假象而已。

現在阿追甚至懷疑,暗位面就是某個超神世界的大神級文明為了讓宇宙重新收縮循環而鋪設的。

每次想到這個她都感覺之前的世界有一雙巨手在操縱著,而一想到巨手她就想到那雙抓住她翅膀的巨手……

她想到這趕緊甩了甩腦袋,把想法甩出去,大白天的這都什麽奇奇怪怪的想法……

嶽原舟顯然不知道她的想法,現在他已經讓各艦長出去行動了,他對於這個計劃還是很滿意的。

制定這種計劃是有必要的,因為嶽原舟認為對方是一個可以跨越懸臂的文明,直接沖過去肉搏顯然不是明智之舉,那種短程躍遷格鬥方式並不是戰爭的開局。

打個比方,這種攻擊方式就相當於大戰開始前的遠程戰略轟炸,如果能把敵人一波炸懵,那是最好的。而短程格鬥則是在雙方都知道對方位置的情況下,或者遭遇戰。

古代打戰的時候總有一些先兆,比如糧價上漲之類的,而如今嶽原舟準備跨越懸臂打擊這個他認為的蒲公英文明實際上是歌者文明的戰爭也是如此。

於是從他下指令後開始,英仙旋臂中後段發生了一件事,在這個星域附近,開始有恒星消失在星空中。

這個過程並不是很快,畢竟空間收納裝置也是需要資源的,好在有變形技術。因此除了關鍵部件之外都可以直接變形生產,要不然至少還多花兩三倍的時間。

按照計劃,這個捕捉恒星的過程將持續了一百年左右,在此期間一共大概捕捉了兩千多顆恒星,這個速度其實已經很快了,雖然趕路用恒星蛙跳,但是並不是每顆恒星都能捕捉的,只有跟太陽差不多大,或者比太陽小的恒星才行,太大的話技術達不到,所以選擇過程也是需要時間的,發射設備到恒星附近也需要時間。

而這麽算下來大約每年捕捉大約二十多顆恒星,平均差不多每半個月才捕捉一顆,這其實已經挺慢的了。

最開始是一顆、兩顆的消失,然後慢慢變多。

神舟文明的舉動給英仙懸臂中後段帶來的影響是可見的,因為這種捕捉是集中在一個星域,而恒星之間又存在一定距離,此處星域的恒星之間平均距離大概八光年左右,所以神舟文明將在此處制造一個恒星荒漠,兩千四百多顆恒星的消失將會造成一片大約一萬九千多光年的空曠地帶!

英仙旋臂此處的寬度也不過九千光年,所以嶽原舟幾乎是把這個位置挖了個空洞,但並沒有挖斷,在他制造的空洞外圍還有是一些稀疏的恒星存在的,畢竟懸臂可不止寬度。

毫無疑問,嶽原舟又在黑暗森林中扮演了一次靚仔,無數恒星消失的場景將以光速向四周傳播!這就相當於告訴周圍的獵手,這裏有一個靚仔,有種來戰!

可惜,直至過去一半時間,也沒有一個文明前來冒頭。

這似乎給人一種錯覺,那就是英仙旋臂此處是獵手荒漠,其實不然,在此期間已經有多個獵手觀測到了,但是他們選擇了默默遠離此地。

而在嶽原舟填充彈藥庫行動五十年後,獵戶座懸臂三體世界發生了一件事。

一個未知文明路過三體世界的時候順手丟了一顆光粒,於是三體世界被摧毀,僅剩一支早已出發的艦隊不知在宇宙何方延續三體文明的火種。

正所謂福兮禍之所伏,三體世界的毀滅其實是當時元星號去幫他們收取兩顆恒星,讓其變成永恒的恒紀元導致的。

由於恒星被收取,所以就會形成一個明顯的滅燈信號向四周傳遞,於是某個小心翼翼前來探查的文明發現這其實是個相對落後的文明,災難就這麽發生了。

在這四年之後,觀測到三體世界毀滅的太陽系人類終於提前走上了掩體紀元,開始在大型氣態行星背後大肆建造星城,如果按照此處公元紀年算是2280年。

兩年後本應是雲天明與程心在拉格朗日點會面並講述三個故事,然後雲天明獲得童話大師成就的,但是現在沒有了。

但是此時地星人類由於沒有了智子的封鎖,科技出現了一次小爆發,個體壽命突破五百歲,並確定曲速飛船研究方向,次年八月,地星人類通過太陽系預警系統觀察並確定宇宙中曲率航跡普遍存在,這波親自證明宇宙中大量存在智慧文明的他們終於信了,也怕了,於是這時候掩體星城聯合政斧星艦國際命令禁止光速飛船的研究。

五十年後,嶽原舟挖空英仙旋臂制中後段,造出一個一萬九千光年恒星荒漠地帶,與此同時太陽系掩體星城大部分完工,他們的星城從木星背後建設到了土星背後,下一步將計劃在天王星和海王星建設星城,確保被光粒打擊的時候能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