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臨別之際

在接下來的日子中,透鏡探測器宛如消失了一般,再也沒有出聲。即便在蕭宇苦苦追尋而找不到方法的時候也沒有。

另一方面,蕭宇也不愧是大BOSS小號,在探索的過程中,他也沒有再尋找透鏡智能體索要答案,而是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放松姿態去尋找答案。

沒有放棄的想法,只有努力前進的步伐。

在這種心態下,蕭宇還有閑暇回憶地球時代生活的點點滴滴,而逃出四維屏障的基礎理論在那個時代早就有類似的,而作為一名研究員出身的他,自然接觸過這些理論,於是他就在某一天就像忽然靈光一閃一般這麽順理成章的想到了。

那就是克萊因瓶。

當然,蕭宇是先想到莫比烏斯環。

而之所以想到莫比烏斯環,是因為他放松之余,忽然想到地球時代流傳的一個笑話。

說是曾經有個失戀的青年郁郁寡歡,於是去到一個廟宇尋找禪師解惑,他詢問禪師,為什麽這個世界上除了歡樂之外還存在悲傷,而禪師反問這個青年,問說,如是,那麽這個世界有沒有只有正面而沒有反面的紙呢?

可令禪師沒想到的是,這個青年居然說有,然後立刻撕出一張紙,再將紙張的一端翻轉一百八十度並與另一端合並,於是只有一面的紙張就誕生了。

在這個故事興許是為了諷刺禪師不懂科學,或者是在諷刺青年問錯人了,但蕭宇卻從中得到了方法。

假如這張紙是一片二維紙,那麽莫比烏斯環就是能令一個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在不升維的情況下來到紙的另一面。

而如今被四維屏障隔絕的空間亦是同理。

由於開辟一個四維通道對蕭宇來說是無法實現的科技,那麽只能在三維空間之上進行操作,通過對三維空間的某種扭曲,使之成為一個克萊因瓶結構,那麽順著這個瓶的瓶口進入,就能來到四維屏障的外面。

但與真正的莫比烏斯環不能在二維世界中造出來一樣,因為莫比烏斯環扭曲的時候,本身已經超出二維空間,同理,真正的克萊因瓶也無法在三維世界中被創造出來。

所以想要在三維空間中制造出克萊因瓶,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對四維空間有極深厚的了解,二是必須有一片四維空間。

這很好理解,就如同一張紙,如果僅存在二維空間,那麽這張紙永遠只能在長與寬的方向延伸收縮,我們之所以能做翻紙張的動作,是因為這張紙處於我們所在的三維空間中。

所以制作莫比烏斯環的前提是必須有三維空間。

同理,制作克萊因瓶則必須有四維空間。

現在的蕭宇當然不能制造四維空間,但這片四維護罩卻是現成的四維空間,而蕭宇本人也在之前遇到半四維太昊的時候,對四維空間有了一番親身經歷,還記錄了許多數據,那麽只要蕭宇再擁有彎曲三維空間的能力以及具備彎曲空間所需的龐大能量就行了。

恰好這兩樣就是一個四級文明應該具備的,彎曲空間的能力在之前他進行超光速研究的時候就具備了,而龐大能量也能通過元素衰變技術獲得。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蕭宇發動他麾下的智慧生命開始擼起袖子使勁幹。

找到辦法不一定馬上就能實現,還需要不斷尋找扭曲成克萊因瓶的正確空間曲率,而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進行長時間以及大量的實驗。

科技文明就這樣。

而且在實驗成功之後,一般情況下也不會立即投入使用,而是先會制造出一個小型的克萊因瓶去實踐檢驗,最終沒有問題之後,才會真正制造目標克萊因瓶。

蕭宇自然也是科技文明,所以這些步驟他一步都沒漏掉,可以說十分嚴謹。

於是僅僅經過四十年的艱苦奮鬥,蕭宇就成功逃出了這片四維屏障,比原著早了二十多年時間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這為他省下了整整一萬多艘飛船不用拆了當能源用。

原本十二萬多艘飛船的艦隊,到成功脫離四維屏障,還有十一萬多。當然,燃料什麽的自然消耗一空了,要不然也不需要拆戰艦當燃料。

當十一萬多艘戰艦全部脫離四維護罩後,蕭宇第一時間便對著原本透鏡所在的方位道:“透鏡,我成功了。”

不想,回答他的聲音卻不在此處,而是從距離蕭宇所在戰艦數公裏外的太空中響起。

當然並不是以聲音的形勢傳播,而是電磁波。

“很好,那你應該看到太昊給你的十萬個四維護罩獎勵以及預留的遺言了吧。”

“是的,我拿到了十萬個四維護罩發生器,也知道了太昊文明留下的信息,並且也答應它在實力足夠後,去大麥哲倫星系完成它的遺願。”蕭宇毫無保留地說道,他似乎對透鏡探測器信任了許多,或許是知道即便不說對方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