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分三百路(第3/4頁)

這就導致,滇國的君王統治力很差,侯太多,他們聯合起來,就是滇王也得讓步。

滇王也不是沒有想過要改變一下局勢,可是這小小的滇國,也找不出商鞅之類的,就只能作罷。

在得知有敵人犯境的時候,滇王先是很害怕,隨即召集各地的侯,要求他們快去收拾強敵。

各地的侯也不傻,得知漢軍前來,紛紛表示自己在準備軍隊,請大王先派人上!

他們知道自家這位大王有些不老實,一直都想辦法在削弱他們,他們可不想讓大王漁翁得利,而滇王無奈,就在他急得團團亂轉的時候,斥候再次送來消息,敵人只有三百余人,行軍緩慢,軍紀渙散,有的走了一半就開始脫甲胄,一天都走不了五裏地。

得知這個消息,滇王終於松了一口氣,隨後大喜。

就這些人,還想要討伐自己,這不是找死嘛?若是擊敗了傳聞裏不可一世的漢國大軍,那國內這些侯還敢對自己不敬嘛?

年輕的滇王興致勃勃的準備出征迎敵,身邊的幾個大臣苦勸,有的大臣認為這是漢軍的計策,有的則是認為沒有必要跟漢軍起沖突,雙方根本就沒有恩怨,可滇王卻不這麽認為,他殺死了一個冒犯自己的大臣,隨即帶著軍隊就出城去了。

他召集了城內一萬人左右的軍隊,大張旗鼓的出征,對外號稱大漢派遣大軍三萬,自己這番就是要擊敗這些敵人,保住父祖留下的基業。

在從向導這邊得知對方出兵的消息後,劉長就更加不急了,漫不經心的等待著滇王前來。

他在一處河邊休整,也不設營,就頂著敵人斥候的窺探開始休整。

周勝之憂心忡忡,幾次吩咐樊伉盯著大王,若是遭遇了襲擊,定要以身護住大王。

當滇王的軍隊出現在了水對岸的時候,劉長這才要求將士們上馬,做好戰爭的準備,滇王觀察了好幾次,確定對方只有這麽一點人數之後,就開始強行渡河了,滇王也不是沒有腦子,他認定對方是要半渡而擊,將自己的位置留在了最後,讓大軍先渡河。

看到這一幕,劉長很是幹脆的就撤了。

滇國的軍隊在渡河之後,前鋒大軍急忙追趕,滇王在後面追……可在追到一處密林的時候,劉長卻忽然帶著數十人殺了出來,騎著快馬,沖向了滇王的大旗。

而此刻,滇王的主力都在追趕敵人,身邊卻不到千人。

於是乎,周勝之就看到了大王直接殺進敵人陣中,將最中間的滇王挑起來的畫面。

不只是群賢們,就是滇國的士卒,此刻也驚呆了。

他們正追著敵人,一旁沖出幾十個人來,帶頭的那個一路亂殺,沖進陣中就將自己大王給殺了,殺了之後就帶著人沖了出去。

他們一時間也不知道是該驚恐的逃跑,還是該去追擊這批人。

當前路的大軍遠遠看到王旗倒塌的時候,頓時混亂,急忙返回,在這個時候,樊伉這個不要命的卻帶著其他人開始了沖鋒,滇國的騎兵並不少,只是,沒有馬鐙的加持,也沒有漢軍的軍械,在大王身死之後,這些人完全失去了鬥志,因為按著滇國的律法,作為王軍,若是王戰死,他們都是要被處死的……哪怕是復仇了也一樣。

又一個經典的楚國傳統:敗軍之將當自殺,失將之兵當自殺。

這個經典傳統在楚國流行了很多年,如今又被滇國所繼承。

當滇國將領們無法遏制士卒心中的驚恐的時候,再多的兵力也都失去了作用,他們開始瘋狂的逃竄,丟下了武器和旗幟,他們不想死在這裏,所能想到唯一活路,就是逃離滇國。

周勝之也沒有想過,戰事會如此的順利,敵人居然這麽配合??

而劉長完全不意外,一路將敵人攆到河邊,看著他們一個個跳進水裏,放肆的大笑了起來,手裏還揮舞著滇王的腦袋。

“回去告訴你們的國相!投降大漢,以前是怎麽樣的,以後還怎麽樣,若是不投降,寡人就屠了你們的城,雞犬不留~~~”

劉長一聲咆哮,那些人跑的更快了。

樊伉此刻很是激動,“大王!大王!我陣斬六十!六十!”

樊伉一直都很崇拜自己的阿父,立志要跟阿父那樣,因此才如此的開心,劉長笑了笑,“不愧是舞陽侯啊!”

周勝之就有些不屑了,“當初舞陽武侯斬的可是秦國將士,你殺些蠻夷就能跟舞陽武侯比了嗎?”

“那也比你厲害,你斬了幾個?”

劉長只是安靜的看著遠方,盯著滇國的方向,帶著這些人在野外以突襲的方式斬將並不難,可要憑借著這點人去破城,那就有些困難了,自己接下來該怎麽辦呢?要不帶著滇王的頭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