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誰言四郎不類父?(第2/4頁)

面對劉長的這個提議,劉敬大概是最驚喜的。

這位仁兄,一旦發現有機會對豪族動手,整個人都會變得激動起來,先前,他就是全力讓“百姓們”自願遷徙,自願著遷徙了大概七萬多戶,劉長生怕他做出什麽舉動來,還曾特意派人去問了,都是自願的,絕對沒有一個是受到強迫的。

“陛下,此事可矣!”

“當初大漢初立,百姓食不果腹,只能賣身為隸臣,以求活命,只是一旦賣身,終身為奴,世代為奴,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他們不能上訴,每日為主家做事,也不過是能得到很少的糧食,別說吃飽,有的地方,為了防止隸臣逃走,每隔兩天才給他們吃一次飯……地方上,豪族之耕地連綿不絕,家僮隸臣以千計……”

“陛下如今要設立隸籍,這也是有跡可循的,不過,就怕那些豪族不願,故意驅趕隸臣,用他們的命來逼迫廟堂!”

“以臣看來,最好還是讓臣來負責這件事,臣會讓他們都配合陛下的政策……”

劉敬的事情告訴我們,人要懂得收斂,不能對一個戍卒欺人太甚,否則,等這個戍卒做了九卿,那是要大黴的!!

當初那個強征劉敬為戍卒,送去隴西的齊國大族此刻大概是腸子都悔青了。

劉敬被送往隴西的道路上,正好遇到了一個同鄉的將軍,他請求這位將軍告知一聲劉邦,說自己有要事跟皇帝面談,隨即勸說劉邦,要求定都在關內,不要定都在洛陽,提出了掐住天下的咽喉來打擊他的後背的安國戰略,在隨後,張良又提出了跟他一樣的建議,於是乎,劉邦即刻聽從了吩咐,並且賜姓劉,將劉敬留在了身邊。

再往後,劉邦要出兵打匈奴,特意派使臣去查看,冒頓下令將強壯能戰的士兵和肥壯的牛馬都藏了起來,只顯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示弱,使臣們回來後都覺得可以出戰了。

唯獨劉敬看過後對高皇帝說;“兩國對峙,一般都是通過武力來威懾對方,如今冒頓主動示弱,肯定是有意引誘我們出擊,若是去了要中埋伏。”

高皇帝大怒,罵道:“齊國老孬種!”

然後劉敬就被下獄了,高皇帝就出征了,後來的事情就不必多說了,好在高皇帝並非是袁紹,他戰敗而歸,火速釋放了劉敬,封為侯,再三道歉。

事實證明,劉恒,陳平,劉敬三人坐在一起,劉長就只有喊“對對對”的份了。

三人分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針對原先陳平,哦,是劉長的簡陋的提議,做出了諸多的更改,先赦免四十五歲以上的官奴為庶民,然後再逐步通過新律,規定出新的籍,然後就是想辦法為那些主動脫離或者改籍的人提供生活保障,當然,還有針對不聽話的豪族該怎麽辦的律法。

三人一致認為,這件事,是要從上往下,先從皇帝這裏開始,才能讓其余人信服,至於官吏這邊,問題倒是不大,一切都可以按著爵位來做出合理的規定,爵位不就是用來幹這個的嗎?

劉長激動的點著頭,若是以四哥為右相,以陳平為左相,以劉敬為禦史,以師父為太尉,這三公的實力大概是要爆表的。

劉長還真的就有留下四哥的想法,只是,南邊同樣缺少一個精明強幹的諸侯王,趙佗那個老頭可不好對付啊,就如意這樣的,能被活活玩死,何況,南方有四國呢,往後還準備繼續南下,四哥坐鎮在南部絕對是更加合適的。

至於陳平,還是養好身體,大漢是不能缺少了陳平的,若是沒有陳平,以後的黑鍋該讓誰來背呢?

在商談了半個多時辰之後,劉長方才讓他們回去休息。

“阿父!”

“阿父!!”

劉長剛剛走出了厚德殿,就看到無比激動的劉安,劉安看到阿父出來,那也是即刻上前,直接抓住他的衣袖,用力的往外拉,奈何,劉長只是一動不動,劉安想要拉動他阿父,怕是還得等上個……很多年。劉長一用力,劉安就被拽到了他的身邊來,劉長蹲下來,盯著他的雙眼。

“闖禍了?”

“沒有!”

“阿父,你跟我過去看吧!我有個東西要給你看!”

劉長還從未見過兒子這麽激動的樣子,他有些狐疑的看著劉安,還是說道:“若是你又準備拿出什麽書來給朕看……朕是不去的。”

“不是書!絕對不是書!阿父看了,也會很驚訝的!”

劉長無奈,揉了揉肚子,還是決定跟這豎子過去看一看,當他們走到了皇宮門口的時候,陳陶居然在這裏等候著,劉長也是一愣,笑著說道:“朕的大臣裏,就你最不愛來拜見朕,朕都差點忘了還有你這麽一個大臣!”

陳陶行禮拜見,笑著說道:“陛下因國事忙碌,臣無大事,又怎敢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