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來了個更狠的(第2/4頁)

“這些匈奴人在如今的領土內享受著榮華富貴,本就將對抗大漢當作無用功,稽粥若是還在,他們還能聽從他的命令,一旦稽粥死了,他們就會安心享福,讓他們去絞殺漢軍,後撤?呵呵,護塗還沒有那個實力能調動那些部族首領……”

“將戰俘們全部放走,讓他們將稽粥身死的消息帶回去,以最快的速度傳到各地去……我們不必支援,只要不斷的傳播稽粥死去的消息就好,況且,如今我們缺糧,這廝又將城內的糧草燒毀了,我們就是想增援,也無法繼續前進了……”

夏侯嬰還是有些擔心,“若是周亞夫出了什麽事……”

“呵,他不是稽粥的對手,我姑且能算他年輕,尚無經驗,若是連護塗都贏不了,那死便死了!”

韓信不屑的揮了揮手,夏侯嬰頓時就說不出話來。

韓信這才低下頭來,看著稽粥那已經合目的頭顱。

“封好,送往長安吧。”

“唯!!”

事情就如韓信所預測的,當戰俘們四處逃亡,將稽粥身死的消息帶去各地的時候,原本已經準備起身前往跟護塗合兵的匈奴各地首領卻開始遲疑了。匈奴人之中,意見分歧相當之大,尤其是這些高層,根本就沒有心思跟大漢抗衡,稽粥在邊塞修建堡壘,囤積糧草,設立關卡,襲擊大漢的商隊。

這在各地首領看來,簡直就是自討苦吃,這裏的疆域如此之大,如此肥沃,漢人想做什麽就讓他們去做唄,反正他們又沒有實力遠征,去招惹他們做什麽呢?安心經營目前的地盤,享受榮華富貴不好嗎?

一會說什麽要效仿大漢,一會說什麽要愛惜麾下民眾,那些奴隸也能算是自己人嗎?如今大單於不在了,那他的命令,是不是也可以作廢了呢?

周亞夫面對匈奴人,並沒有采取守勢,反而是采取了攻勢,一路殺向了王城,在稽粥的安排下,護塗成功切斷了他的後路,隨即,雙方開始了數次的交鋒。

周亞夫在這個過程之中,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冷靜,他避免跟敵人正面交戰,不斷的逃亡,逼迫護塗分兵,隨即襲擊護塗分出來的軍隊,爭取以多打少,給與追擊的匈奴人以重創。

護塗也不急,下令各地的匈奴部幫著攔截。

只是,在這個時候,他聽到了從前線傳來的消息,大單於戰死了。

護塗慌了,他急忙派人去求證這個消息,與此同時,也錯過了追擊周亞夫的最好時機,至於那些接到了護塗命令的匈奴貴族,此刻也只是裝了裝樣子,有的甚至都不願意裝了,遇到漢軍,直接棄城,隨你怎麽劫掠,反正你又帶不走多少,你劫完我再來劫。

稽粥的死亡,徹底改變了整個身毒以北的局勢。

匈奴大亂,護塗並沒有能實現稽粥所安排的諸事,此刻的他,心裏很是悲傷,同樣也很激動,因為他要當大單於了。

而這位大單於則是堅定的認為,兄長那撤回身毒境內的戰略是沒有什麽用處的,他要繼續攻占大夏人的領土,擴大匈奴的版圖,他要重振匈奴的輝煌!

因此,他放棄了南下的策略,甚至也放棄了對周亞夫的圍剿,直接帶兵前往王庭,準備登基為大單於。

稽粥想好了所有的事情,唯獨沒有想到,自己常年帶在身邊,言傳身教的弟弟,卻壓根是沒有任何長進的……稽粥不惜以死要守護的南下道路,被護塗直接舍棄了,甚至都沒有半點的憐惜,因為南部道路,是遭受戰亂最嚴重的地區,搶都搶不出什麽好東西,還是大夏那邊好啊,什麽都有,守著這塊爛地做什麽?

守著這裏還容易被漢人給襲擊,倒不如直接讓出去,漢人想做什麽就去做什麽,只要不打擾我們就好。

護塗為自己的先見之明而洋洋得意,迅速撤離。

周亞夫本以為接下來是一場惡戰,沒有想到,卻是如此虎頭蛇尾,稽粥一死,匈奴人直接失去了最後的雄心壯志,或者說,是失去了繼續與大漢對抗的勇氣,直接將目標放在了更好欺負的大夏身上,護塗甚至抱怨,若不是哥哥長期分兵對抗漢軍,自己早就滅掉大夏了,還用得著如此麻煩嗎?

至於盧他之,在此刻也是成功與弑君者王朝取得了聯系。

大漢的威名,在整個身毒,那都是響當當的。

自從匈奴人到來,就徹底刷新了身毒人對東方的認知,剛前來的匈奴人還不是如今的半腐化狀態,那時的他們,一萬多騎兵就能壓著大夏國的數萬大軍追著打,稽粥用三萬多騎兵就打敗了巽伽的八萬大軍,甚至逼的大夏和巽伽這兩個死敵被迫聯手,一同對抗強大的匈奴人。

後來大漢出手幹涉,才讓匈奴人沒有辦法全力應對這兩個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