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不仁之政(第3/4頁)

如果由諸侯國來承擔一部分,倒也不是壞事。

況且,晁錯堅信,今年就能解決諸侯王的問題,拿走他們手中的權力,收回廟堂,到時候諸侯國的發展再快也沒事。

可是,想要在修建皇陵的基礎上再加一個修王陵,壓力肯定會非常巨大。

群臣並沒有眾人所想的那麽支持遷徙,他們只是不敢明說,暗地裏都在想辦法,早在劉盈時期,他們就曾上奏過,希望劉盈能結束這樣的不仁政策,他們以遷徙害死了很多老人為由,想要道德綁架劉盈這位吃赤誠君子,然後他們就被曹參給殺掉了。

曹參一連殺掉了聯名上書的十七個人,直接讓他們變得極為乖巧,開始全力歌頌這項制度。

到劉長的時期,他們又開始尋找門路,只是劉長不是劉盈,他比曹參還要兇殘,他們根本找不到任何的機會,說都不敢說,直接全力支持。

在歷史上,這些人終於等來了“仁義好儒”的皇帝劉奭,這位寬厚仁義的君王,終於察覺到了這些豪強們的不容易,不再行陵邑制,當真是體恤民情……然後,就沒然後了,豪強盛行,大量兼並土地,民間矛盾極為尖銳,最後葬送了整個西漢帝國,至於後頭的那個漢,怎麽說呢,那就是個世家豪族們所擁立起來的王朝,想讓他們自己打擊自己是不太可能的,盡管前期的幾代皇帝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想過修補,可根出了問題,修建枝葉又能起到什麽作用呢?

東漢帝國根部的腐爛不只是摧毀了帝國,甚至是掀起了世家大族的狂潮,險些帶走整個華夏,這些人醉生夢死,高人一等,說著什麽魏晉狂士,說著什麽衣冠南渡,一群夾著尾巴逃跑的狗東西使得華夏遭受了數百年的黑暗時期,直到隋唐,華夏再次爬起身來,遍體鱗傷,傷口上依舊有蛆蟲蠕動,呵,望族呵。

可這些,在大漢是不存在的,至少在如今的大漢是不存在的,對大豪族,大漢有酎金失侯,時不時就要幹掉一批君侯們,對於小豪強,大漢有陵邑制度,將他們當作韭菜來收割。

晁錯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回答,他只是說自己要回去想一想。

劉賜有些失望,在晁錯離開之後,他不知所措的看向了劉長。

“阿父……他會聽我的嗎?”

“哈哈哈,如果我說會,你出去就會說這是我的意思,逼迫他們同意,對吧?”

劉賜的臉頓時就垮了,“阿父何以這般揣測我呢?那就是他不會聽了?”

“這件事你找錯了人……你找晁錯做什麽?”

“那我要去找誰?”

“你大哥。”

看著蹦蹦跳跳離開了厚德殿的劉賜,呂祿不由得感慨道:“都長大了啊,連賜都開始為政事而走動了。”

“所以我就放手讓他們去做……長大了,就該做點事,積累下經驗,反正有我兜底,也不怕做錯。”

劉長忽然問道:“老師他們到了哪裏?怎麽還不曾回來呢?”

“大概是到了西庭國,要處置的事情較多,故而無法迅速回來,怕是還要等候許久……我倒是覺得,太尉最好還是不要太快回來,他和張不疑一旦回來,廟堂裏的變化就太多了,而且太尉無論站在哪一邊,都會出大事……”

“這就是你的短見了,師父參與這種事幹什麽?張不疑就更不會在意了……只有晁錯才將這件事當作是自己畢生的抱負呢!”

在短短幾日內,晁錯就舉起了屠刀,而他第一個下手的目標就是豪強泛濫的梁國。

刹那間,天堂般的梁國成為了煉獄,官吏們四處抓人,兇殘的官吏闖進一個又一個豪華的府邸裏,將平日裏那高高在上的人拖了出來,那些人恍若死狗,甲士與家丁們發生流血沖突,規模愈發龐大,甲士們四處巡邏,就連樓船軍都開始上岸,街頭上都是豪強們的哭泣聲,沿路已經有人開始啟程,他們哭著求饒,在官吏的鞭打下,絕望的踏上了道路,不少人因為反對而被戴上了枷鎖,有點因為猛烈反對而被斬首……

四處都有人在逃亡,百姓嚇得躲在家裏,瑟瑟發抖。

連都城都變得格外混亂,這個豪強的溫床只是在幾天後就成為了豪強的屠宰場,豪強們十室九空,晁錯的力度很大,他做事的風格跟前輩們都不同,他完全不看這些人在民間的名譽,像從前,所遷徙的都是豪強,豪強並非是說有錢人,只有名聲壞的才被叫豪強,而其他的只是純粹的富戶而已,晁錯是豪強連帶著富戶全部端,這樣極端的行為迅速引起了大量的反對,晁錯仿佛就在等著他們反對,迅速將反對者抓捕。

他上奏劉長,請求他將這些反對者處死,並且禁止他們的後人擔任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