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銜玉而生,仙人入場(第2/3頁)

小門小戶雖無珠玉,米貝銅錢亦不可少。

世人認為逝者口含金玉,一是可以讓亡魂不至於在陰間忍饑挨餓,二是可讓屍身不腐。

當初凰嫵作為“丹頭”下葬時,屍身口中含著的【青凰寶珠】也是此用,而且被精心養煉,等級極高。

周景煥的手中也有一枚薛東樓死去之後留下的【詭物·白玉蟬】。

能力:蟬蛻復生(替死),貼身佩戴,最好是能含在口中,當致命危機來臨之際,可以替死一次。

總之所有“玉琀”都跟死亡有關,對一個新生兒來說,絕不是什麽吉利的物件。

王遠這個姑父,身為“陰山道”道主,還有陰司一把手,對他口中的玉角倒是沒有什麽抵觸。

他只是想到,自己印象裏上一個“銜玉而生”的孩子可是號稱: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聽聽這判詞,從頭到尾又哪能找出一個好詞?

雖然不是自己親兒子,但將來大侄兒要是真的長成這個樣子,他也實在不忍心看。

就算跟被“性本惡”奪舍相比,似乎也強不到哪裏去。

不過。

等到周景煥小心翼翼地扒開孩子嘴巴,讓他看清那玉角的樣子時,這些擔憂便瞬間全都不翼而飛。

白玉純凈,卻有斷口,底部還有陰刻的花紋,怎麽看不像是自然而生的東西。

其他人一時半會兒還不明所以。

王遠和周景煥對視一眼,卻是大喜過望。

“怪不得要口中含玉,竟是此物?!

真是好兒子,剛剛出生就立了大功了!”

玉在口中便是一個“國”字,這國裏面的玉,自然便是代表著王朝正統的……傳國玉璽!

當然,這明顯不是完整的【傳國玉璽】。

先不說【傳國玉璽】就好端端地在陰司第十殿的地下祭壇上供著,只是就連王遠這位東方鬼帝也拿不出來而已。

就算讓孩子去銜,也銜不住那麽大一顆玉璽,口中叼玉倒是可以。

此時,從他口中摳出來的是一只潔白的玉角,正是【傳國玉璽】丟失的那一角。

“新朝時外戚篡權,璽藏於長樂宮太後處。皇帝遣人來索,太後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

皇帝令工匠以黃金補之。”

現在在陰司祭壇上供奉的【傳國玉璽】便有一角為金質。

雖然華貴,但與社稷神物相比卻俗不可耐。

也讓這【傳國玉璽】的威能大幅衰減,對“龍氣法禁”的加持也越來越弱。

現在雖然只得了一個玉角,但只要將之供奉於雲京城的“山河國土大陣”中樞。

三州“龍氣法禁”的威能,立刻便能在原有基礎上再增三成,差不多可以比肩大炎余暉中的建明一朝了。

而且,有了此寶,他們將來奪取【傳國玉璽】的可能性怕是激增三四成都不止。

【炳靈公】身為長生不死的屍解仙見多識廣,緊隨王遠和周景煥身後,也立刻認出了這玉角的來歷。

眼圈竟微微泛紅,口中自語道:

“神器歸來,天命所鐘。

我們赤縣神州這次恐怕是真的有希望打破王朝國運不過三百年的怪圈了!”

說著便對王遠深深一拜。

“此全賴太白之功,請受老夫一拜。”

他的眼界顯然要比諸侯王更高更遠。

當初,新朝的那位統治者便是一位出自【九兵】的改革家。

背後更是得到了包括【炳靈公】在內的數位【屍解仙】支持。

先是以“鳩占鵲巢”的方式,不經革鼎推翻腐朽的舊朝。

然後,想要一步到位,打破“五德終始”征戰不休,持續放血的怪圈,實現理想中的大同世界(359章)。

不想卻迎來了慘烈的反噬,在掌握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被後漢的那位氣運之子,以天降隕石打的潰不成軍。

最後不僅自己全族慘死,也徹底斬斷了仙人想要插手人間,左右王朝興替的念想。

當年,玉璽在他們手中折損,如今復歸,意義自然非同一般。

“老哥折煞晚輩了,快快請起!”

王遠激動的心情,事實上不比他遜色分毫。

人有氣運,國有國運,族有族運。

【傳國玉璽】便代表著一家王朝的天命國運,得之則“受命於天”,失之則“氣數已盡”。

數千年以來,五德終始,一次次循環往復,卻從沒有誰能帶領赤縣神州,真正打破三百年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