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珠聯璧合,王遠傳法(第2/3頁)

一直到達位於整個皇城最中心,也最為莊重威嚴的帝座金鑾:皇極殿!

再沿著大殿之前的龍紋石雕禦路升上三台,從天子禦座下穿過,到達整個赤縣神州“龍氣法禁”的中樞。

讓鎮壓著整個山河國土大陣的核心鎮物【九龍壁】重新煥發新生!

數百顆碩大的夜明珠,將充滿了水德龍氣的地宮照得一片通明。

王遠、周景煥、謝天客三個人正默默站在那一面九龍盤繞的玉璧面前。

親眼見證那一顆碗口大的【隨侯珠】落入九龍壁,取代了九龍互相追逐的那一顆龍珠。

雖說不是跟和氏璧,倒是也算珠聯璧合。

玉璧中前面的四條神龍被接連點亮,可中間意義最重大的第五條,卻是死活都點不亮。

看得三人忍不住一齊搖頭。

本來還想一口氣證得九五之格的周景煥,也不免微微有些失落:

“果然,若是我們貪圖安逸,與無生道劃江而治,便永遠沒有資格正位九五,進位皇帝。

即使姐夫你做大了餡餅,又尋回了【隨侯珠】也不能打破這個定理。

倒是我有些異想天開了。”

九為陽數之極,五則居中。

地有九州,天有九野,九龍壁上的“九五”之制,便是天子之制。

後世帝王可從不敢像始皇帝那般,生出窺伺九九至尊大位的野心。

從大周開始,一直都是以代天牧民的“上天之子”自居。

想要德行配位成為天子,治下的王朝龍氣就必須要至少點亮【九龍壁】上的五條神龍才行。

否則縱使皇帝天生【紫薇入命格】,也難以撐起天子之位。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當初的周溫睿便是明證。

別看他們占下了整個北方:雍州、鈞州、燕州、禹州、岱州,還有半個江州。

可在這個小冰河時代,無論是人口還是作物產出,江北各州都要遠遠遜色於江南。

南方的淮州、瓊州、梁州三州,起碼占據了赤縣神州的六成膏腴。

剛剛歸附的北方草原和摩羅四島跟它們一比差距更大。

只要一天不能統一南北,周景煥就沒有資格登基稱帝,【傳國玉璽】也不會重新認主。

王遠拍了拍小舅子的肩膀,安慰道:

“距離天塹江冬季的枯水期只剩下一個月出頭。

到時候咱們只要打下天京城,剿滅無生道,其他地方便可傳檄而定。

在那之前,你和謝兵聖還有一件大事要提前開始準備。

如果不出意外,你們兩個可能就是人間的第二位、第三位注籍人仙了。”

聽到這“人仙”二字,縱使是精修【太平刀法】,始終秉持一片公心的這翁婿兩人也不由雙眸一亮。

王遠已經提前給他們透過口風,讓兩人知道了【人書·皇詔十二律】的存在。

這可是成仙啊!

說是世間最大的誘惑也不過分。

歷史上無數權貴殺生害命,也不過是為了得到一顆有著嚴重後患的【殺生道果】罷了。

如今一條通天仙路擺在周景煥和謝天客面前,兩人又如何能夠不激動?

“打坐凝神,不要反抗。”

廢話也不多說,王遠彈指將兩點法光落入兩人的眉心。

一篇與尋常道法迥異的人仙法門,為兩位兵聖推開了成仙之門。

就像【地闕金書】裏面有【太陰月華法】、【六道輪回法】、【三途陰官法】、【三梟威靈法】……等等上百門道法一樣。

【皇詔十二律】內也有單獨的【玄穹上帝法】、【五方天帝法】和【注籍人仙法】三法。

上位道法可以向下兼容,下位道法則不能。

與之相應的,單純修行【注籍人仙法】,需要舉行的科儀也要比窺伺【玄穹上帝】簡化了無數倍。

“修行前置為第五境【兵聖】;

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封國運朝,自己受冊封,或者承襲自仙人皆可;

國中至少要有百萬國人口,有屬於自己的封號(秦、趙、楚等古代強國封號最佳),最低為侯爵,最高為天子;

修改前人弊政,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行政制度和律法;

當自家龍氣高於前人,且兵聖大成後可以舉行晉升科儀,民心願力越厚,晉升的成功率越高。

最終可以帶著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舉國飛升,封國不滅,人仙不死!”

周景煥已經到了大成境關口,突破只是時間問題。

而早已成就大成境兵聖的謝天客,被自家女婿封為了新朝後炎的第一位侯爵——“北海候”。

封地就在位於漠北深處的北海沿岸,主體民族是乃蠻遺民。

原本是【地母黑天】的道場。

同時也是王遠記憶裏,西伯利亞種土豆,呦西,呦西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