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即興忽悠,秦王入彀(第2/3頁)

故既已任之,則不苟察其所為,但責其成耳。

君主不親細務,不需要具體執政,而是一切責成宰相領導的政府。

幹的好自然是聖明君王,幹不好自有宰相和政府背鍋。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天然立於不敗之地。

聽完王遠所說,始皇帝卻是眉頭大皺,忍不住開口反駁道:

“此道雖能激發臣民活力,也可將百姓的怨氣轉移到當朝執政的身上,算是上古聖王之道。

可若長此以往,國君威嚴何在,滿腔抱負如何施展?

受國之垢,為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王!

當權之人本應權責一體,不擔責任,不受汙穢,自然也不會擁有對應的權力。

【商君書】中有帝道、王道、霸道三則,帝道出道家、王道出儒家、霸道出法家。

還是我大秦以刑法走霸道,奉馭民五術,嚴刑峻法,令民弱而國強,才是長治久安之策!”

這話說得鏗鏘有力,就連眼中的神光都亮了幾分。

王遠卻只幽幽來了一句:

“您的大秦亡了。”

始皇帝氣勢為之一挫,卻強自鎮定精神繼續道: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朕的法有元靈乃是【煉石補天】,志向自然便是以鐵血手段掃平一切障礙,以人道補完天道之缺!”

“您的大秦亡了。”

“朕以弱去強,以奸馭良,外殺強敵,內殺強民,廢除世襲制,得罪了國中所有利益集團,縱使舉世皆敵,依舊不改初心!”

“您的大秦亡了。”

“朕……”

又一次看到王遠的口型,氣勢衰弱到極點的始皇帝,心裏最後一股子心氣也徹底泄去。

眼中現出一片迷惘。

“朕……的大秦真的亡了!

莫非這‘群龍無首’的虛君制度,當真是大勢所趨的完美制度不成?”

無論一統六國之前還是之後,一直走霸道的大秦已然覆滅。

有此前車之鑒,再正確的話術都沒有任何說服力。

眼看被自己在軟肋上反復捅刀,快要被忽悠瘸了,已經開始自我懷疑的始皇帝,王遠心底暗笑:

‘朕的大炎沒有亡!

而且蒸蒸日上,打破農業文明的上限之後,已經開始工業裂變,發展速度前所未有。

有四位弟子和【繼聖】們居中統籌,加上堪稱作弊器一樣的【集體潛意識大海】,我有信心不出二十年,就能超過前世的發展水平。

在我失敗之前,無論說什麽話別人都得信。

當然,雖說虛君制度的社會活力確實高。

難道我會告訴你,執行這套制度,只要不用一百五十年世上所有皇帝就會完蛋嗎?’

亡了的確實不是國家,而是皇帝。

王遠也知道虛君制度,其實是士大夫階層理想中的完美狀態。

在沒有超凡偉力的世界裏,一個君主想要做到“群龍無首”的平衡很難很難,被權臣架空就是唯一下場。

什麽時候丟了小命都不知道。

但道法顯聖的世界卻不同。

歸於自身的偉力,保證了他隨時都有掀翻牌桌,重新開局的底氣。

拳就是權!

握拳就是握權!

一拳打出去,拳力有多大,權力就有多大!

‘別人只看到虛君對臣屬的好處,拼命內卷,拼命創造價值。

可他們看到的,只是我想讓他們看到的。

我有位格,有力量,還掌握著整個文明的基石,可以隨時將一切推到重來。

反觀每一個個體的主觀能動性,都是我飛速成長的資糧,他們越活躍,我的力量就越強。

若人人如龍,那我便是當之無愧的龍王!’

想到這裏,王遠忍不住歪了歪嘴。

扭頭看著眼神閃爍,似乎漸漸相通了什麽的始皇帝,語氣悠然道:

“祖龍陛下,您有什麽話,現在可以說了吧。”

始皇帝一拍自己的大腿,如夢初醒一般贊嘆道:

“果然還是我膚淺了。這等給臣下、子民最大自主權,讓社會上下充滿活力的虛君共治確實絕妙!”

隨即又目光灼灼地對王遠道:

“聖天子既然要垂拱而治,發揮每一個人的能力。

那您看……我的能力怎麽樣?”

在王朝體制中,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種人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

《神農本草經》說:“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

用藥須合君臣佐使。”

以集眾為根基的【皇詔十二律】也是一樣的道理。

“君臣佐使”四字道盡了修行辛密。

體制之道得利的從來都不只是人主自己,順便帶契著一眾臣工、後妃舉霞飛升都是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