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壓歲錢

大姑太太瞧溫葉那隱隱嘚瑟的神情, 忍不住扭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媳。

姚氏:“......”

她可以選擇什麽都沒懂嗎?

母親也太難為人了。

大表嫂,她哪裏比得過嘛。

大姑太太是溫葉來到這裏遇到的第一位完全同頻的人,與她聊天很是輕松愜意。

一轉眼到了午膳時辰。

溫葉開玩笑道:“我讓小廚房特意學了幾道陵城菜, 不過都是臨時抱佛腳, 不好吃千萬別說出來。”

大姑太太絲毫不介意,反而高興道:“反正陵城菜我都吃膩了,倒是地道的盛京菜許久沒嘗到過了。”

姚氏也一臉期待道:“以前經常聽母親念叨,如今可算是能嘗到了。”

姚氏並不是陵城本地人, 她還很小的時候雖隨父親來過盛京,但兒時嘗過的味道早就記不清了。

後來父親高中後, 她母親還有哥哥姐姐們就都跟隨父親一起外放了。

一開始並不是在陵城, 只是在陵城待的時間最長而已。

話說著,丫鬟們陸續將菜上齊。

不過最後上桌的是用油紙袋裝的吃食, 托盤裏還摞了兩三個空瓷碟盤子。

乖巧地坐在凳子上的徐玉宣。小手扒著膳桌, 看到桌上的油紙袋,眼神賊亮。

大姑太太和姚氏皆是一臉不解, 前者問道:“葉娘啊,這些是?”

溫葉簡單解釋了前幾日發生的事, 最後摸了摸徐玉宣圓溜的後腦勺道:“大概是新鮮感還沒過, 沒辦法, 我只能繼續滿足他了。”

大姑太太聽完笑得不行,道:“我怎麽沒想到呢,子檀表弟小時候也可挑食了!”

那時候他父親剛過世,她作為申家長房長嫂,下面一串弟弟妹妹需要她去照看, 對兒子難免忽視了幾分。

照看兒子的嬤嬤們畏手畏腳,小主子要什麽, 她們就給什麽,不出一年就養出了挑食蠻橫的壞習性。

她當年發現之後可是費了好一番功夫才將兒子掰回正道。

姚氏豎起耳朵聽,腦海裏映現出自家郎君那張臉,實在想象不出會挑食的郎君是什麽模樣。

大姑太太笑夠後,忽然話題一轉問:“你說的炸裹面魚好吃不?”

溫葉頓了一下,回道:“好吃,撒了一小撮磨好的辣椒粉,香香辣辣的。”

大姑太太瞅著滿桌的佳肴,一臉遺憾:“真想嘗嘗。”

姚氏一聽,立馬道:“這個簡單,回頭我就讓人去撈些小魚仔回來,裹了面糊炸上一盤,讓母親也解解饞。”

姚氏自覺這是個非常好的辦法,結果等她說完之後,卻接收到兩道極其相似的目光。

大姑太太看向兒媳姚氏,滿臉都寫著‘你不懂’三個字,然後嘆道:“你的好意母親都明白,不過寒冬臘月的,就別差人去湖裏撈小魚仔了。”

姚氏不太懂,“母親不是想嘗嘗嗎?”

她帶著求解的目光望向溫葉。

溫葉笑笑沒說話。

原因其實很簡單,炸裹面魚不是什麽復雜吃食,家裏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味道。

大姑太太和她一樣,也不是說有多愛吃,就是饞外面那一口。

家裏做的和外面小攤子上賣的,吃起來感受是不同的。

溫葉道:“炸裹面魚是桃枝從小攤子上買的,人家也要回家過年,等年後他再出來擺攤,我讓桃枝去給姑母買一包回來。”

大姑太太當即應道:“那說好了啊。”

大姑太太是打算帶著姚氏在盛京待到開春再回陵城,兒子做了五六年的縣令,憑著這些年累下的功績,估摸著還有一兩年就能往上升一升了。

大姑太太選擇今年回京,也有要替兒子提前打點打點的想法。

就算回不了京,也好升到離盛京近一點的州府做官。

距離開春還有兩個多月,總能吃到那一口炸裹面魚。

大姑太太和姚氏一直在西院待到快酉時才戀戀不舍離開。

走前,大姑太太還對溫葉道了句:“早知你這般合我脾氣,我辰時就過來了。”

溫葉道:“姑母以後若還想來西院,派人提前說一聲,我這隨時歡迎。”

然後笑著將二人送出西院。

對溫葉而言,大姑太太已不僅僅只是“姑母”了,合拍的朋友難得,尤其是在這裏。

溫葉格外珍惜。

晚間,溫葉獨自用過晚膳後,正飲茶的時候,徐月嘉回到西院。

沒兩日就是除夕,溫葉見他一身官服回來,不免好奇問了一句:“你今天還真有公務在身啊?”

還以為是他隨口找的理由呢。

徐月嘉進內室前,簡單解釋了下:“進了一趟宮。”

等他換下官服出來後,溫葉已讓人擺上了新鮮熱乎的吃食。

難得體貼。

徐月嘉古怪地瞥了她一眼。

溫葉:“郎君這是什麽眼神?”

徐月嘉的確還未用膳,他坐過去,問道:“心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