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讓人望而生畏的大家庭

次日。

許士誠醒來後,並沒有立刻起床,而是看著天花板發呆。

原本他已經下定決心要離婚了,這段時間雖然沒有搬離出租屋(主要是因為房子是他租的),但他跟老婆也分房睡了。

然而,將近半個月的堅持,昨晚卻被他老婆毀得一幹二凈。

想起昨晚老婆展現出他從未見過的一面,許士誠被刺激得有種說不出的興奮,前期還是老婆主動,後期忍不住的他便化被動為主動。

這一搞,離婚就沒辦法再進行下去了。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男人跟女人的區別,夫妻或者男女朋友吵架,男人想靠上床緩和關系,難度真的很高。

因為女人一旦生氣,根本不願意讓你碰,而面對她露出的那種嫌棄厭惡的表情,男人同樣感覺索然無味。

而換成男人生氣,女人想靠上床緩和關系,那就太容易了。

當然,前提是女人身材相貌都是上上之選,平時就很招男人喜歡,不斷想跟她解鎖新姿勢的女人,若是那種男人躲之不及的女人,那就另當別論。

原本就喜歡的女人,還百般的討好你,在你面前解鎖平時不願意解鎖的姿勢,然後任你施為,試問這世上有幾個男人扛得住?

許士誠很顯然就沒扛住。

在他主動的那一刻,離婚就不可能再進行下去了。

畢竟他是愛自己老婆的,只是受不了老婆那越來越作的性格而已,穿上褲子不認人的事情,他是幹不出來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老婆還是跟之前一樣作,那離婚還是遲早的事。

想到這裏,許士誠拿出手機,上網搜索情感調解專家。

足足查看了半個多小時,許士誠終於鎖定了一個聞名全國的情感專家——江大師。

看完這位江大師的資料,許士誠對這位江大師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利用玄學手段來做媒,接待的客戶有不少大明星與大富豪,還短暫的幹過婚姻調解,只是後面不知什麽原因把婚姻調解給關閉了。

要是這位江大師肯出手的話,那他們夫妻的情感問題估計就能迎刃而解了。

思忖至此,許士誠暗暗做出了一個決定,回頭跟老婆商量一下,準備好禮品,周末就坐高鐵前往桂省省城,希望能夠求得江大師出手解決他們的情感問題。

……

郁林市新安縣太平鎮永安村。

這是一個處於深山老林中的偏僻山村,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紀,都沒有直接通往村裏的公路,想進村就只能靠兩條腿走路。

直到2016年,村裏才通了公路。

而在永安村,有一戶人家極為有名,那就是鄧大家。

鄧大今年78歲,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因病去世了,在這大山深處的農村,本來家庭就夠貧困了,再加上父母雙雙去世,鄧大的童年過得真是非常可憐。

他從小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只有體會過才知道有多難。

長大後,為了不再麻煩鄰居,鄧大開始學習種地,將自家荒廢多年的耕地重新播種,幾年下來,鄧大總算能夠養活自己,不需要鄰居再接濟他了。

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曾經有媒人給他介紹過一個女孩,可人家女孩一看到鄧大那家徒四壁的房子,根本不用考慮,直接扭頭就走。

後來幾個女孩也同樣如此,連媒人都沒有信心給他介紹了,同村人都認為鄧大這輩子注定是要打光棍了。

就這樣,鄧大靠種地為生,孤獨的在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度過了最美的青春年華。

直到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刮起了南下打工的風潮,便在那個時候,已經中年的鄧大跟隨村裏的年輕人扛起行囊來到了粵省打工,他此行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掙點養老錢而已。

在他心裏,娶媳婦已經是不敢奢望的事情了。

等到了粵省後,鄧大發現自己除了種地以外,別的什麽都不會,無奈之下只能來到了工地幹苦力,結果這一幹就是十幾年,再也沒有回過老家。

命運有時候真的很神奇。

鄧大年輕的時候,千方百計想娶個老婆回來傳宗接代,可一直沒能如願,等他年過半百,已經絕了娶老婆的心思,結果老婆自動送上門來了。

在鄧大49歲那年,工地來了一個非常年輕的女工。

這個名叫翁小蘭的女工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什麽都顧著哥哥們,她小學沒畢業父母就不再供她讀書,而是讓她回來幫忙幹活,而她的哥哥們哪怕成績不行,父母都會一直供他們讀書。

如此差別對待,讓她心裏對這個家自然沒有太多感情。

在翁小蘭19歲那一年,為了離開這個沒有多少感情的家,她便只身前往粵省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