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驚呆了

“這道香辣蟹做得好,比我餐廳的廚師都厲害。”

“這爆炒豬肚是一絕啊,豬肚脆爽,汁水調得恰到好處,就這道菜能吃三大碗飯。”

“這羊肉湯好鮮美,湯色漂亮,香味濃郁,沒有膻味,讓人一喝就停不下來。”

“這紅油豬耳……”

飯桌上,古校長與俞老師一邊吃一邊誇贊,把正在廚房裏搞衛生的陸瑤聽得滿臉高興,客人吃滿意了,主家就滿意,那她這一上午就沒有白忙,這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

把廚房收拾了一遍後,陸瑤便一個人在廚房裏吃飯,平時可以跟主家一起吃,但有客人在的情況下,作為保姆的陸瑤自然心裏有數,不會跟著上桌的。

飯廳,眾人邊吃邊聊,一頓飯吃完,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

吃完飯後,少不了要拍照留影,陸瑤也有幸跟古校長、俞老師合影了一張,讓她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過,心想著要是給寶兒知道了,她估計又得羨慕半天了。

下午兩點半,古校長與俞老師站起來告辭。

“江大師,一會我們還要趕往河市,就不多打擾了,下次有時間咱們再聚。”

“行,那就有時間再聚,我送你跟俞老師到火車站。”

“嗯,那就麻煩江大師了。”

“客氣啥,反正我也要去婚介所,順路。”

古校長點了點頭,然後又跟黃靈薇以及江雪一一打招呼。

俞老師更是拉著兩女的手,讓她們有時間就到香江去,讓她一盡地主之誼。

黃靈薇與江雪自然是連聲說好。

這場家庭宴請,至此就算是結束了。

……

下午。

臨川縣雙峰鎮鳳鳴村。

一塊臨河草地上,二十多頭大大小小的黃牛正埋頭吃草,不遠處一棵長了幾十年的老荔枝樹下,張永旅坐在冒出地面的樹根上,看著那群牛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張永旅今年28歲,出生於貧困家庭,在家裏的七兄妹中排行老四,身高1米69,相貌中等,初中文化,輟學後便跟哥哥們一起到粵省打工,直到三年前才回老家發展。

他回來之後,便拿出打工幾年攢下來的錢,修建了一排非常簡單的牛棚,然後一口氣買了十頭黃牛犢回來養。

如今三年過去,那十頭黃牛犢已經長大,並生了十多頭小牛犢,他心目中的牛群終於初步成型了。

張永旅養牛不是圈起來養,也不需要買東西來喂,他是按農村的養法,每天吃過早飯後就把牛趕到附近的草地,讓牛自由吃草,等到了下午才把牛趕回牛棚。

當然,他的牛棚裏不缺玉米稈、禾稈等東西,農村最不缺的就是這些,以前家家戶戶養牛,這些東西就只能自己種才會有。

但這幾年,農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即便還有人耕田種地,也不像以前一樣要用牛來犁田了,都是用的機器操作,因此村裏養牛的人是越來越少了,玉米稈、禾稈這些東西就便宜張永旅了。

看著不斷吃草的那十頭大黃牛,張永旅心中美滋滋的,這要是把它們全賣了,起碼值個十幾萬,還有十多頭大小不一的牛犢,再養個一兩年,又能賣個十幾萬。

當然,那是不打算再養牛的賣法,他就算要賣牛,也只會有選擇的賣三兩頭公牛,母牛得留著繼續生小牛犢,這樣他的財源才能源源不斷。

等太陽下山後,張永旅便趕著他這二十多頭牛,慢慢的往家裏的牛棚走去。

待把牛全部趕進牛棚之後,張永旅才回家吃飯。

吃飯的時候,一家人商量著蓋房子的事情,他們家的房子是二十幾年前蓋的,當時條件有限,是張父自己動手蓋的房子,只夠一人一間房。

如今大哥二哥都已經結婚,大哥生了兩個孩子,還準備生第三胎。二哥生了一個,二嫂現在又懷上了。

再加上房子已經老舊,可以說蓋新房子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張父說道:“這次咱家蓋房子,短時間內肯定是沒有能力再蓋了,所以要麽不蓋,要蓋就一步到位,你們都說說到底要蓋什麽樣的房子?”

大哥張永令道:“那就蓋四層,二樓三樓四樓都是一梯兩戶,每戶搞個三房一廳,六兄弟一人一套,也勉強夠住了。

至於一樓,弄兩三個房間,爸媽你們住一間,小妹住一間,還有一間可以當客房,剩下的空間就搞個大廚房和吃飯廳。

你們覺得怎麽樣?”

二哥張永軍點頭道:“這樣規劃確實不錯,我覺得行。”

三哥張永師附和道:“我沒意見。”

張永旅道:“我也沒意見。”

隨後,五弟張永團,六弟張永營,小妹張永連都一致認同這個規劃。

張父放下筷子說道:“既然你們兄弟都贊同這個規劃,那就這麽幹,老大你吃完飯就搞一下預算,看看把這房子蓋起來,大概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