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兒奔生,娘奔死

受那些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都以為古代孕婦生孩子都是躺著的,而事實上古代孕婦一般是“坐著生孩子”。

隋代巢元方等人撰寫的《諸病源候論·婦人將產病諸候》中,對當時孕婦分娩所采取的體位曾有非常具體的描述:“婦人產,有坐有臥”,即分娩時有坐姿,也有臥姿。

但古代孕婦首選的是坐姿分娩,即屬於“豎式分娩”,除了“坐”,站立式、蹲式、跪式,也都屬於豎式分娩。

也就是說,古代孕婦生孩子,有“坐著生”、“站著生”、“跪著生”、“蹲著生”等多種體位。

豎式分娩時至少有兩人助產,其中一位從後面抱住孕婦的腰。《諸病源候論》稱:“若坐產者,須正坐,傍人扶抱肋腰,持捉之勿使傾斜,使兒得順其理。”

相比於臥式分娩來說,豎式分娩的優勢明顯,可大大減少難產。

唐代王燕《外台秘要·產乳序論》引《巒公調氣方》記載:時有一人,其一妹二女,皆因難產而死,後來其兒媳臨月,便到山裏尋找高人指導。

根據山裏這位“婦產科專家”的意見,此人將一間屋子收拾幹凈,作為兒媳的臨時產房:“布草三四處,懸繩系木作衡,度高下,令得蹲當腋,得憑當衡,下敷慢氈,恐兒落草誤傷之。”

其分娩時采用“站立式”,扶著懸掛起來的橫木,果然順利把孩子生了下來。

這種豎式分娩可以在重慶大足石刻中看到。

在“臨產受苦恩”石刻中,孕婦背後站著一婦,前面半蹲著的接生婆正紮衣卷袖準備接生。這組石刻開鑿於南宋,是研究古代孕婦分娩方式的重要資料。

古代孕婦分娩時,往往會根據產程的變化,適時采取不同的分娩方式。如宋代,孕婦分娩多采用坐姿,但也會使用其他方式。

宋代醫學家楊康侯在《十產論》中即稱:“兒將欲生,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這時候,就要讓孕婦采取站立姿勢:“須用手巾一條,拴系高處,令母用手攀之”,然後,“輕輕屈足作坐狀,產戶舒張,兒即生下”。

豎式分娩,並非僅是古代中國孕婦的選擇,國外亦然。

如古埃及法老宮裏有一幅浮雕,所繪內容是末代女王克委巴特拉分娩場景,女王所采用的便是豎式分娩中的“跪姿”。

不得不說,女人真的太難了!

古人視孕婦分娩為“不潔”,在早期甚至忌諱在家生產,包括丈夫在內的男人都得回避。古時可不像現在這樣可以去醫院生孩子,所以往往要設一間臨時產房,供分娩用。

那麽,產房設在哪?該怎麽布置?各個朝代是不一樣的。

東漢王充《論衡·四諱篇》記載,秦漢時期一般是“舍丘墓”、“廬道畔”,即在墳墓和道路旁邊搭一草棚子,作為臨時產房。在分娩前,將孕婦移入其中,生下孩子滿月後,才可以抱著孩子回家住。

不少母親在回答孩子“我是從哪來的”提問時,往往會說“在路邊撿的”,用這樣的話來忽悠小孩子。究其語境源流便與早期產房設於戶外有關,孩子生在路邊的臨時產房內,不就是“在路邊撿的”嗎?

臨時產房內所設簡單,一般地上鋪層稻草、麥秸,作為產褥,故古代生孩子有“坐草”、“就草”、“在草”、“落草”這類叫法。

在鋪草時,古人還要念相應咒語,據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坐月門》“禁草法第八”條記載,宋元時期的咒語為:“鐵鐵當當,非公所當,是王一言得之銅,一言得之鐵。母子相生俱蔑鐵,急急如律令。”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孕婦分娩則大多是在自己家中,這或許與東昏侯蕭寶卷有關。

蕭寶卷有四處遊走的習慣,卻又不想讓人看到,每次出行之前他就派人驅趕所經之途的老百姓,有待產孕婦之家只好將路邊的臨時產房改設家裏。《南史·齊本紀下》記載,有一孕婦未離開路邊產房,結果慘遭蕭寶卷“剖腹看男女”。

自此,在路邊野外設臨時產房風俗有了變化。

然而,不管是在家裏生還是在外面生,也不管是跪著生還是坐著生,有一點始終沒有改變的,就是古代女人生孩子,真的相當於過鬼門關。

“兒奔生,娘奔死”這句話可不是說著玩的。

就連西魏皇帝元寶炬的皇後、康熙的皇後都死於難產,可想而知古代女子生孩子是一件多麽危險的事情了。

那個時候生孩子,真的是聽天由命,動輒就是一屍兩命的下場。

別的不說,單單是一個胎位不正,就能讓產婦九死一生了。

哪怕是順順利利的把孩子生下來了,產婦也還沒有完全脫離危險,因為還要闖過產後血崩與產褥熱這兩道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