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俺只是想當老大,有什麽錯?(第3/6頁)

在基裏曼剛剛復蘇,準備執掌大權的時候,齊勒正處於壯年,風華正茂,精力無窮。

眨眼間,兩個世紀的時間就過去了。

帝國蒸蒸日上,軍隊橫掃四方。

人類的未來一片光明,不可限量。

他卻已經年邁不堪,暮暮老矣。

他進行了好幾次延壽手術。

帝國醫療發達,可人類的壽命終有極限。

再加上齊勒這些年的高強度工作,讓他的身體狀況也越發糟糕。

這一次的會議,很有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參加了。

延壽手術不是萬能的。

醫師們提出了換血的治療方法,用合成液替換人體血液,延緩細胞的衰老。

齊勒拒絕了這種方案,他已經活得夠久了。

不想為了繼續活下去,而把自己弄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

生老病死乃是自然的規律。

每個人都會回歸到皇帝的懷抱之中。

在全人類構建的意志體中沉睡。

……

齊勒所在的商會原本只是掌控著奧特拉瑪區域的運輸貿易生意。

宣誓效忠後,商會跟隨著不屈遠征不斷擴張。

將那些收復的世界按照基裏曼的意志重塑,收編那些小型的商會,接收那些貴族和不願意服從基裏曼的商會的遺產。

那個時候,基裏曼還未入主泰拉,就連攝政身份也沒有得到泰拉的認可。

不屈遠征的發動,粉碎了混沌毀滅人類帝國的野心。

不屈遠征初期的成功,除了帝國軍人的犧牲,商會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覷。

正是商會的存在,才讓那些被收復的世界有資金快速恢復秩序,重整社會發展。

商人們在很短的時間內,讓那些癱瘓的星球恢復工業能力,為帝國軍團提供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和人員。

他們是帝國這座龐大機器的齒輪潤滑油,看似不起眼,卻不可或缺。

財政部高階官員和眾多商會的代表齊聚,這樣的聚會很少。

到目前為止,也不過是召開過幾次。

商議的話題也很嚴肅。

這一次的話題是關於下一個百年規劃。

他們應當如何推動帝國經濟的發展。

會議的進程有條不紊,神腦的普及讓他們有了全面的數據可供分析。

這個會議上,超過六十萬名專業人才對數據進行整理,以供這些能夠決定帝國未來的大人物參考。

“帝國的經濟總量在兩百年內,保持著平均每年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提升,這樣的經濟奇跡是人類社會從未出現過的。然而這種提升並不是永久的,隨著帝國軍隊掌控的星球越來越多,銀河的潛力會被逐漸挖掘完。”

“預計最多還有五十年的時間,帝國將會掌握銀河的所有區域,但是經濟增長會降低到百分之二十,這樣的數目對於過去的人而言同樣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可對於帝國來說,對於偉大的帝國皇帝而言,這樣的數字不符合他心中的設想。”

齊勒的面前懸浮著信息窗口,正在向眾多財政部官員和商會代表發表講話。

“對於跨星河的開發將是一個巨大的經濟增長點,設想一下,若是我們能夠擁有另一個銀河,那對於帝國的經濟體量將是一種怎樣的增強,帝國皇帝已經向機械教下達了命令,要求他們組建足夠強大的遠征探索隊,前往其他星河。”

“我們的行動也必須要跟上皇帝的步伐,派出先遣商隊探索和檢測,若是有文明的話,可偽裝貿易,套取信息,為帝國的征服和殖民做好前期工作。”

“為此我建議在未來的百年內,向星河探索開發項目提供三十億九千四百萬兆帝國幣作為開發資金,當然不能只是現金,而是以技術,建築材料以及人員等多種方式來支付,加快星河開發的進度,爭取在百年內,讓帝國對其他星河的殖民成為一個現實。”

齊勒的話掀起了眾人的議論。

三十億九千四百萬兆這個數目,聽到都足以讓人窒息了。

帝國目前一個人的收入,一年才是三萬帝國幣。

已經足以保證他們的醫療,後代教育,居所,還有愜意生活的需求。

一輛民用的,可進入太空的懸浮飛艇價格也只是五萬帝國幣左右。

要是要求低一點,只要能夠低空飛行的懸浮飛艇,也不過是一萬帝國幣。

工業化的高度發達,恒星的開發,能源技術的發展讓帝國很多原本昂貴的工業造物變得廉價起來。

如此龐大的數目,尋常人想都不敢想啊。

“那樣是否過於激進了,帝國的人口數量不足以快速向其他星河擴張。”一位財政官員說道:“經濟應該為文明服務,而不是文明為經濟服務。”

另一個商會代表站了起來,反駁說道:“人口擴張的問題不難解決,人類的懷孕周期是十個月,成熟期只需要十五年,要是帝國的速度足夠快,十個月後,我們就能讓人口出現爆發性增長,二三十年後,帝國的人口數量將會達到目前的三到四倍,我們能有足夠的年輕人來補充帝國的軍隊和各個領域的勞動力緊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