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尋求光之國的幫助(第2/4頁)

這些家夥結合他們宇宙獨有的規則,對帝國來說十分棘手。

就算是強大的帝國部隊,也需要付出沉重的傷亡,才能取得勝利。

這樣的情況下,征服一個宇宙的速度也就被大大減慢了。

為了保證帝國的軍事優勢,機械教一直都在想辦法研究更加強大的戰爭利器。

泰坦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領域。

在警戒星戰役前夕,瑞古拉賢者利用先進技術改進了泰坦。

將泰坦和戰機合二為一,創造出了首台集空中轟炸和地面作戰為一體的雷鳥戰機泰坦。

極大地擴展了帝國戰爭的範圍,讓帝國部隊取得了對混沌叛徒的戰爭優勢。

此後,各位賢者又利用這個思路進行了多次的改進。

讓泰坦成為了多功能戰爭載具,能夠從近地軌道乃至於虛空釋放,直接沖向敵人的艦隊或是星球表面,將對方直接毀滅。

無論機械教或是帝國研究人員如何改進,部隊都需要攜帶體型龐大,設計復雜的泰坦機體前往戰場。

現如今的泰坦普遍使用強互作用力材料或是高密度材料作為防護層。

構造越來越復雜精密,質量越來越大。

需要運輸艦運送到指定區域才能作戰。

西格瑪賢者現在推出的這項技術將會讓帝國泰坦,帝國騎士,乃至於戰機作戰都發生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

糅合具現化技術,虛無的光轉化為實體技術,次元維度技術,次元空間技術等等多個領域。

將戰機,泰坦,騎士機甲等變成光,再放入類似於神光棒的帝國徽章裏面。

再配合帝國最近大力推廣的全民系統。

只要該帝國公民擁有符合徽章預設的職業技能,就能召喚出徽記中的戰爭載具。

讓帝國部隊更加高效。

而今日,就是檢驗研究成果的時刻。

在瑞古拉賢者的要求下,那些泰坦機長全都握住了胸口懸掛的雙頭鷹徽章。

隨著他們的觸碰,那金色的徽章釋放了強烈的光芒。

一個泛著微光的界面出現在這些泰坦機長的面前。

【感應召喚帝國泰坦的需求】

【正在處理該項請求。】

喬納也是其中一個泰坦機長。

他出生於神聖皇帝蘇醒後的黎明時代。

一切都是百廢待興的時代。

人類在神聖皇帝的指引下從漫長的愚昧時代掙脫,重新擁抱科技和理性,大步地走向未來。

猶如黑夜被刺破的黎明時代,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和希望。

喬納在帝國學院中學習著泰坦駕駛技術,並在畢業後成為成為一個名為帝皇之光騎士團的一員。

騎士團駕駛著比泰坦更小的小型機甲,負責的是小型戰場的突破任務。

他們往往還要承擔巷戰的任務,為其他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還要幫忙拔除重型火力單位。

喬納在戰鬥中屢建戰功,最終被選為泰坦機甲駕駛員。

那個時候的帝國,已經不再使用需要機組成員一起維護的老式泰坦,而是擔任單人或是三人一起分擔式操控泰坦,不再有機組成員。

帝國的老式泰坦往往需要幾十人的機組成員來維護能源堆,駕駛室,甚至還要安保,避免有人作亂。

在戰場上出現問題的時候,機組人員就馬不停蹄地維修,確保泰坦能夠吭哧吭哧地幹活。

威力固然巨大,卻也是十分的累贅。

經過數次改進和帝國戰爭理念的改變,泰坦的維護工作被放在了後方。

上戰場的時候,往往只會有駕駛員獨自上陣。

臨時維護工作交給微型機器人,足以支撐到戰爭結束。

喬納之前和另一位駕駛員合作操控的泰坦就是一台新式,能夠在虛空,大氣層,地表作戰的三棲泰坦。

擁有三種形態,可以隨意切換,適應各種類型的戰場。

沉浸式神經操控會對人類大腦造成一些影響。

特別是長期作戰的時候。

駕駛員會有一種自己是泰坦而不是人類的錯覺感。

超過六個小時的長期作戰,一般都會選擇雙駕駛員或是三駕駛員,一起分擔作戰造成的影響。

帝國能夠利用腦波融合技術,將數人的腦波融合在一起,讓他們形成一個全新的思維,以此來操控機甲。

這樣的行為倒是引來了不少哲學家的思考。

經由數人融合後的思維是不是就是泰坦的靈魂。

當然,這樣的辯論一般都是沒有答案的。

喬納手中的雙頭鷹印記釋放出無數的光束,在短短幾秒內編織成一座巨型,高達70米的巨型泰坦。

他整個人也化為光芒,和那龐大的巨型泰坦融為一體。

沒有了傳統的控制室。

在這一刻,他真正意義上地完成了人機一體化的駕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