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神職,神格,宇宙的演化(第3/4頁)

“初期的宇宙規則簡陋,就像是生命剛剛誕生的時候,它們僅僅只是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有機物。生命可以經過數十億年的演化變得復雜,完整,甚至誕生出生命。宇宙的演化則會更加的漫長,用時間尺度去計算,都做不到。畢竟一個宇宙的壽命動輒長達幾百億年,甚至千億年,萬億年,如此漫長的時間尺度,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當然,初期的宇宙可能做不到如此漫長的生命周期,它們的結構不夠穩定,物理規則不夠完善,無法形成和亞空間之間的帷幕,可能一次亞空間風暴就能夠將它們毀滅。宇宙會像是生物體那樣死亡,屍骸在亞空間中被消解,化為純粹的能量,經過不可計量的時間後,再度被孕育出來。新的宇宙繼承舊宇宙留下的一串數據,如同生物演化那般,一次次地適者生存,演變出越發復雜,越發穩定的物理結構,壽命周期也越發地久。”

“亞空間的不穩定能夠毀滅宇宙,讓其快速走向終結。可不穩定的亞空間,也會帶來一些好處,就是能讓生物體的情感調動更多的原始能量,讓他們輕而易舉擁有各種超凡的力量。神,這個概念就是在這時候誕生的,信仰就像是那些文明吐出了黏合劑,諸神憑借著信仰在亞空間中成形,幫助文明在時而掀起的亞空間風暴繼續存在下去,讓宇宙能夠延續得更久。”

“宇宙初期的亞空間帷幕是以諸神和簡陋的現實宇宙法則構成的,這種組合讓宇宙得到了更漫長的時間,積累的數據也越多,演變得就越發地完整。我猜測在這個時期,肯定會誕生出很多使用靈能的文明,純科技類文明還不存在。因為科技類文明需要復雜的社會合作,還需要對宇宙保持一種研究的心態。這些初期文明因為亞空間太容易撬動,經過訓練的人,完全能夠借助亞空間完成群體才能完成的事情,完全沒有合作的想法,就像是物產過於豐富的非洲,因為不缺乏食物,他們無法建立起更加昌盛和先進的文明。”

“隨著時間的推移,文明對於亞空間之力的馴服讓宇宙存在的時間越發地久遠,宇宙得到了更長時間的演化,積累的數據也更多,留給新生宇宙的遺產也更多。那些宇宙從奇點一誕生,就已經知道了未來的路應該怎麽走!!就好像嬰兒被孕育的時候,就知道要長出各種器官,手臂,它們不會再從單分子開始,經過一系列的試錯後,才能得到一具完整的身軀。這是因為,他們繼承了先輩的演化成果,宇宙的演變也是如此,從一誕生,它們就按照著已經摸索過無數次的路徑演化,讓自己能夠獨立,穩定地存在。”

“神明的誕生也越發地完善,它們依附在那些文明上面,隨著文明的強大而變得強大,富有智慧。宇宙為了更穩定地存在,甚至還演化出了神職,神位,神格等等這些東西,利用神職合格神位吸引那些足夠強大的個體或是創造出以那個神職為生的神明,讓它們吸收整個宇宙文明的信仰,去穩定時空結構,避免宇宙被毀滅風暴毀滅。”

“在這一個階段那些所謂的全知全能者也隨之誕生。問題在於任何東西都有著自己的局限性。封建皇權穩定了政治結構,讓奴隸文明進入了積累階段,獲得了更多的生產力。可到了後期,封建皇權卻成為了文明進步的障礙,需要被清除掉。資本主義推動了工業化發展,可它們的壟斷也成為了新科技的障礙。”

“神明的強大讓文明和宇宙結構得以穩定,並擁有足夠的時間演化出足夠復雜的物理規則,形成現實和虛幻的壁壘,讓其能夠穩定地存在。物理壁壘的存在讓神明的作用開始變小,甚至變成了文明前行的阻礙。神靈想要生存,就得有足夠的信徒,若是生靈們將其遺忘,那它們也就會隨之消亡。沒有了崇拜,它們就會崩潰於無形,變成無知覺的情感旋渦,如果變得不穩定,那它們就會死”

“那它們就會竭盡全力地搞事情,努力讓自己的信徒去發動各種獻祭或是過激的崇拜。破壞物理壁壘,讓自己不被遺忘。而文明之間也有不同的分歧,一些過於重視靈能,沒有社會分工合作,憑借個體稱雄的文明斷然無法接受他們會被淘汰的事情,被那些他們曾經看不起,沒有靈能天賦的種族淘汰掉,在多種矛盾的激化,文明之戰就此爆發。瀕臨淘汰的超凡文明出於惶恐,向展現出勃勃生機的社會合作型的科技文明發動戰爭。諸神也不願意自己就此消亡,被掃入垃圾堆,同樣充滿了憎恨。”

“這樣的理論簡直是驚世駭俗。”西樂高難掩臉上的震驚神色,人類對亞空間和諸神的研究已經超過了靈族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