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一個王者和三個青銅(第2/2頁)

其實Bleem這個詞本身就寓意了很多,它的本意是一個3和4之間的整數,證明出來就可以進入四維空間。

然而即便是現在的科技,依然沒人可以證明出來。

“人類從早期的宏觀力學到量子力學到超弦理論,到目前通用的十一維度空間理論,其實已經指明了文明發展的兩種方向,一種是平面拓展,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星際大航海,另外一種就是縱向發展,當然我們不會往低緯度走,而是往上走,第四維時空概念也是目前所有人所向往的,對我們人類這種生物來說,是存在的,且擁有共享區域的。”西萊瑞博士說著指了指頭部。

“早在幾百年前那些偉大的物理學家就已經指出,超越光速,時間就會倒流,而我們現在更確定的認為,時間倒流的時候我們將進入微觀世界,也就是膜世界,在這個世界裏,維度將呈現另外一種形態,當然並不是以肉眼觀察的,而是維度感知,而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物質在達到光速的時候會面臨物質壁壘。”

西萊瑞教授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經典公式:m=m0/根號(1-v*v/(c*c)) m為動質量,m0為靜質量,v為電子速度,c為光速

“當速度達到光速時,動質量會變得無窮大,這是不可能的。所有宏觀物體理論上永遠無法達到或者超過光速,那要想達到光速,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讓自己的靜質量變成0,就好像一個人體重突然消失了,他可以想飛多快飛多快,除了光之外,還有一種微觀粒子也是光速運動,名叫膠子,它負責在誇克之間傳遞強力,把誇克牢牢的束縛在一起”

西萊瑞敲了敲黑板,“我們人類能達到嗎?”

“教授,您的意思是說,精神嗎,肉體和精神分離,理論上是否存在可行性?”李昊問道。

台下的學生一陣大笑。

西萊瑞教授看了一眼李昊,微微一笑,“科學的盡頭是神學,而神學何嘗又不是一種未知的科學,只是一個稱呼罷了,精神或者可以稱之為靈魂,完全符合超光速的要求,我認為,人類先天就具備了進入第四時空維度的可能,脫離肉體,進行時空旅行。”

“那不就死了,還有什麽意義。”

“教授,這個太玄乎了,這麽多年了,我們在宏觀上的發展遠超微觀,無論從理論還是技術,甚至材料上,空間跳躍不就是證明嗎?”有學生問道。

西萊瑞點點頭,“但這依然是橫向的,跟維度是兩個概念,我不是說橫向不是發展,是,所以我們才能征服星辰大海,但發現維度,了解維度,才能跳躍。”

“那個同學,你說說你的想法。”西萊瑞指了指李昊,其他系選修這個專業的很少,混分的偶爾有,有的人混分都不願意選這個,沒什麽比物理和數學更枯燥的了,但這個學生不同,從一年級開始就很認真,一開始西萊瑞以為是自己的學生,後來才發現竟然是機甲系的。

“教授,我覺得可行,自古以來,靈魂出竅,瞬息萬變,一念萬年,雖然只是個形容,但人類精神確實符合超高速的各種要求,同時精神不會存在光速壁壘,至於死亡,可能會,可能不會,有沒有一種可能,精神或者靈魂是可以更換載體的,在那種形態下可以依附於某種存在的物質呢?”李昊問道。

西萊瑞頗有意思的點點頭,“大家聽著是不是有著像附體,或者降臨的那種感覺,我覺得存在這種可能,神學和科學都源自於人類,本身就存在密切的聯系,大家不妨敞開了想象……”

西萊瑞示意李昊坐下,當然這種神學只是小插曲,科學依然是我們的基礎,人類對於微觀世界的積累是遠低於宏觀世界的,不說理論,光是材料上就無法滿足。

李昊卻陷入了自己的思考,或者是方向錯了,進入微觀世界並不需要什麽材料,而是人類自身。

他自己的入夢,尤其是在夢境中所經歷的東西,並且改變了身體,這些說明了一些問題,但這種夢境顯然達不到進入時空維度世界的程度,可某種程度上是不是具備了一定條件的。

夢就是人類鏈接維度世界的通道,掌控夢境進行某種加速就可以進入維度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