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過年

◎見了燕太妃後,就要把燕明蕎記作嫡女了,從此就是正兒八經的嫡出姑娘。◎

虞小娘本是好意, 她想沖沈氏賣個好,再說她知道沈氏一直發愁這件事兒。

燕明靜的婚事是沈氏操持的,嫁的還算不錯, 婚後夫君的兩個通房丫鬟都打發了,直到懷孕才擡了一個妾,平陽侯夫人也不是多事的人,反正虞小娘很滿意。

虞小娘知道嫡女和庶女不同,可平陽侯府還未分家, 托平陽侯夫人打聽打聽, 也是不錯的。

燕國公的幾個妾室, 陳小娘窮秀才的女兒, 容貌出色, 頗有才情。

孟小娘是江南孟家的庶女, 人也瘦小些, 小家碧玉的長相, 說話柔柔弱弱的, 在燕國公面前性子最柔順, 如今也最得燕國公喜歡。

鄭小娘比孟小娘大兩歲, 以前得過寵愛,不過寵愛後來都被孟小娘分走了。

這三個妾室都是沈氏進門後燕國公納的, 如今陳小娘不在了,孟婉言和鄭蘊湘不過才二十七八的年紀。

而虞小娘比沈氏大兩歲, 她從前是燕國公的通房丫鬟。

相貌自然是好看的, 不然也不會被收了做通房,但隨著年歲漸長, 已經大不如以前了。燕明靜是沈氏進門後虞小娘生下的, 燕明靜就比燕明軒小一個多月, 起初她還怕沈氏害她孩子,但這孩子安安穩穩地長大了。

虞小娘知道這全是因為沈氏。

虞小娘年歲大,隨著鄭小娘她們進府,自認為爭不過後頭的人,所以老早就投靠了沈氏。

燕國公一個月有兩三日來裕華苑,她有一個兩歲大的兒子,在家裏排第五,去年她又生下七姑娘,好好的養在身邊,所以更加感念沈氏的恩德。

雖然虞小娘也想過把小女兒送到正院來,但那是五姑娘的福氣,陳小娘死後,五姑娘過得不如意。如今這樣,五姑娘好,夫人好,二姑娘也好,自己的女兒還在身邊,也虞小娘覺著,皆大歡喜。

最主要的是,這陣子孟婉言她總吃悶虧,把虞小娘所有的惡氣全給出了。以前孟婉言不知道多愛得意,反正挺有寵妾的派頭,按理說府上幾個妾室,誰都有兒子,但沒有一個有孟小娘過得好。

如今燕明蕎功課好,正院風頭更盛,虞小娘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虞小娘希望夫人好,二姑娘五姑娘都好。

沈氏笑著道:“明靜日子過得好,是她自己的本事,這樣,我讓人送些補品藥材過去,再請個經驗豐富的老嬤嬤去幫忙,你也能安心些。明玉的親事不急,讓明靜先好好養胎,把孩子生下來,這才是要緊事。”

做妾室的規矩多,女兒出嫁也很難見到,就像出嫁女初二回門,但回門那日要拜見長輩嫡母,若是刻薄些的根本不給多長時間和小娘說話。

沈氏這個嫡母雖然有些事不盡心,但大體上絕對挑不出錯處。

虞小娘高高興興地道了謝。

沈氏道:“你若有什麽想送的,一並送過去。”

虞小娘更高興了,沒一會兒就告退,回裕華苑準備要送過去的東西了。

燕明玉抿著唇,她不想嫁人,這個時代的女子覺男人三妻四妾是再尋常不過的事,就連沈氏也是如此,但燕明玉不想這樣。

一旁的燕明蕎問道:“大姐姐要生小孩了嗎?”

六歲大的孩子,哪兒知道嫁人生子是什麽意思,沈氏也沒想告訴她,一兩句話帶了過去,然後就找了個借口讓丫鬟送燕明蕎回去。

燕明玉趕緊起來也要告退,沈氏瞥了眼身後的丫鬟,很快,屋裏的丫鬟們便退了出去,連帶著房門也被關上了。

燕明玉:“母親可還有事,若是無事女兒便回去了。”

“著什麽急,”沈氏從櫃子裏拿出來一幅畫像,“馬上就過年了,年後上元節,你去見見這位劉公子。”

畫像上的人相貌端正,依沈氏看,還算不錯。

這位劉公子是定遠侯府的嫡公子,過了年十六,跟燕明軒一樣在松山書院讀書。

家世上勉強相當,若真要分出個高低來,燕國公府的姑奶奶是太妃,燕國公在朝中雖不太受器重,但加上老國公、沈氏娘家靖安侯府,還是要比定遠侯府的家世高上一層的。

若這門親事能成,燕明玉算是下嫁,娘家勢大,進門之後腰杆子也硬。

不是鰥夫,也有婆婆,但沈氏很為燕明玉考慮了。

沈氏托人打聽過,定遠侯夫人是和善的性子,庶出的公子雖多,但都老實本份,而且,劉熙遠已經被立了世子。

最主要的是,劉熙遠的功課不錯,沈氏問過燕明軒,劉公子在書院是為佼佼。

這男子,家世重要,自己的德才也重要。沈氏希望燕明玉找一個本身上進的夫君,這樣不靠祖上,也能把日子給過好。

夫妻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燕國公就差一些,要不是有個好姐姐,沈氏也不會嫁給燕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