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孟氏自盡

幾個婆子在門外等著孟小娘收拾, 她們不敢說道議論,夫人吩咐過下頭人嘴要嚴實。

但這在燕國公府算得上醜事,眼看三公子要定親, 結果生母卻要被送去裕安,以後分隔兩地,這輩子恐難再見上一面。

擱誰誰受得了,而且,這都要走了, 三公子也不來送送。

看著也沒什麽情分。

孟氏的三個孩子, 三姑娘早就嫁人了, 六姑娘在許小娘身邊, 三個孩子, 擱別人這輩子都穩妥了, 可她最後什麽都沒撈到。

不過轉念一想, 去裕安也不錯, 那是夫人娘家祖上之地, 有好吃好喝地供著, 這一輩子不也就那樣嗎?不比她們這些下人日子好多了。

人還是得看開點。

等了兩刻鐘多, 屋裏沒人出來,裏面也沒有動靜。孫婆子心突然緊了一瞬, 她想去催一催,可怎麽叫喊裏面都沒人應聲, 推門發現門閂從裏面插上了。

這回孫婆子徹底慌了, 喊人過來,幾人合力才把門給踹開, 卻見孟小娘吊在房梁上。

她穿著五年前來莊子的那身衣裳, 頭上一只素銀釵子。在這兒的幾年, 三姑娘來過兩次,三公子來過三次,送過銀錢料子,比這體面的也有,但她沒穿。

孫婆子大喊著救人,可這都過去兩刻鐘了,孟小娘早就沒了氣息。

一個人若想死,攔都攔不住。

孫婆子活這麽大歲數,還是頭一回遇到這種事兒。若是在別的府上,處死個下人或者哪個妾室犯了事,私下弄死,都是常事。

就像安王府,一個側妃都能悄無聲息地沒了,有誰知道,可在燕國公府,哪怕犯了事兒,夫人也只是給發落到莊子上。

她覺得有些瘆得慌,可一想自己沒做過虧心事兒,人又不是她害死的,她怕什麽?只壓了壓心神,把莊子裏的人仔細敲打了一遍,把人放著,匆匆回燕國公府復命去了。

燕明澤一早去了書院,沈氏也是怕夜長夢多,所以才讓府裏的婆子趕緊去莊子。

但沈氏沒想到,孟小娘會自盡,聽到這消息時精神都有些恍惚。

都說死者為大,在沈氏這兒也是這個道理,人都死了,從前的事兒再計較也沒用了。

“這事你們都給我憋在心裏,若我在外面聽見一個字,你們自己想想後果。”沈氏又道,“你辦事兒還算牢靠,等過午之後,你去書院給三公子傳個話,就說……我身體不適,讓他回來。”

孟小娘是入不了祖墳的,最多在莊子裏找一塊地葬,燕明澤是她的兒子,總不能最後一眼都不去看。

“你再去淳安侯府傳個話,三姑娘想來便來,不想來就不來。”沈氏覺得,還是得知會一聲,其余人就不必告訴了。

只不過沈氏不知道,孟小娘就這樣自盡了,究竟是為了讓她兒子無後顧之憂,還是說心死如灰,覺得再活下去沒什麽意思。

但人都死了,誰都不知道孟氏臨死前想了什麽。

至於燕明澤會不會後悔,沈氏也不清楚。

這些事兒,沈氏不許下往外傳,更不許在私下議論,她對燕明蕎說的是,孟小娘已經去了裕安。

女兒還小,這種事還是不聽為妙,就當孟氏去了裕安吧。

要問她會不會覺得是因為要去裕安才導致孟小娘自盡的,沈氏可不會這麽想。

孟氏有一個好兒子,為了兒子,做什麽都心甘情願,情願把女兒賣了,情願在莊子待五年,如今想不開自盡,這還能怪到別人身上去。

燕明蕎知道孟小娘已經去了裕安,還安心了些,盡管不在盛京,但去那之後不缺吃少穿,也算養老了。

*

下午,燕明澤從書院回來了,得知消息之後,愣了好一會兒。

然後就動身去了莊子,處理孟小娘的喪事。

孟小娘這一生為燕國公生下了三個兒女,死後卻入不了族譜,也進不了燕家祖墳。

燕明澤到莊子的時候,已是傍晚了,天邊紅雲成片,微風蕩漾,一切如常。

他見到了燕明月。

燕明月眼眶發紅,梳著婦人發髻,比之未出閣時,模樣有些許變化,更像一個成熟的婦人了。

燕明月的胳膊上綁了一條白布,身邊跟著一個婆子,婆子手裏提著一籃子,籃底有些紙屑。

她看著燕明澤看了好半響,兩人已有五年未見,如今再見,難免有物是人非之感。

燕明澤深深吸了一口氣,朝著燕明月走過去,道:“姐姐。”

事到如今,小娘沒了,真正的親人也就他們姐弟幾個,何必把以往的仇怨還記在心裏,抓著不放呢。

燕明月道:“這聲姐姐我可擔不起,如今你心裏應該挺高興的吧,也滿意了。沒人再能妨礙你,聽說你要議親了,在這兒先道聲恭喜。”

不遠處的屋子就是孟小娘的靈堂,裏頭亮著燭光,因為是府裏放出來的妾室,喪事極其簡陋。燕明月來得早,在靈堂裏跟孟小娘說了一會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