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一年後

一年後

正月初下了場雪, 比去年下的雪都要大,踩在上頭能把腳沒了,都到腳踝那裏。

而且從昨晚到今兒上午沒停過, 不知道要下到什麽時候去。

蕎安軒只在院子裏掃出來條小路,供丫鬟們出來拿東西的,偶爾出來一個也是去小廚房,剩下的,都在小室烤火說話。

蕎安軒的丫鬟有兩個去年嫁了人, 又換了新人過來。

林香和雪竹是一等丫鬟, 晴日、雪酥、晴風晴雨是二等丫鬟, 還有四個三等丫鬟, 燕安侯府的下人都說, 在蕎安軒幹活最輕巧, 五姑娘大度心善, 只要做事不出錯漏, 就能做著最輕巧的活計, 領著最多的月錢, 偶爾會得賞, 快活得不得了。

不過聽人說蕎安軒的丫鬟每個月還多一日假,倒也不是蕎安軒丫鬟說的, 只不過這些丫鬟都住在下人房,人就在這兒, 每個月都出去兩日, 總是這樣,自然能發現不同之處來。

雖然問也不會說, 但燕安侯府的都知道。

不過也沒人說什麽, 畢竟燕明蕎是夫人最喜歡的姑娘, 而且,府上大娘子都不說什麽,哪兒輪得到丫鬟多嘴。

林香一早出去了一趟,跟著管采買的小廝松葉要了兩尾鮮魚並著別的菜,松葉去年從門房調去了采買那兒,怎麽說管采買油水都多,而且看夫人的意思,說是松葉機靈,等姑娘出嫁了,松葉也跟著過去。

到時候在外面給姑娘辦事兒,也方便省事。

林香覺著,夫人從去年就開始準備姑娘嫁人的事了,要陪嫁跟過去的丫鬟、小廝,府上要給的聘禮,各種好東西,生怕姑娘缺什麽短什麽。

不過也是,今年八月初三,姑娘就要嫁人了,可不得準備著。

她們這些一等丫鬟和二等丫鬟要跟著過去。那些三等丫鬟,等姑娘嫁人之後,可能會分到其他院子裏去。

林香感覺日子過得快,她是不打算嫁人了,跟著姑娘過一輩子,日後還能帶小主子。後頭雪酥她們年紀不算大,也不知道怎麽打算的。

林棗成親後日子過得也不錯,還生了個孩子,陳越州對她很好,林香偶爾會羨慕,但大多時候,還是覺得銀子比男人靠得住。

跟著姑娘好好做事就好,銀子多香呀。

兩尾鮮魚,林香吩咐一尾要燉湯,一尾做成酸菜魚,讓廚娘切得薄薄的,用腌的夠味的酸菜和泡椒,加上魚骨湯,把魚片一涮。

魚湯還有留一盅,給姑娘喝,最能養身子的。

最好擺上一個炭爐子,這樣一邊吃一邊放,吃起來會更嫩一些。

還能吃點小白菜別的肉,吃完下些面片面條,這麽吃暖暖和和的。

松葉送的還有不少鮮菜,正好吃頓熱鍋子。

就是這雪太厚,一時半會兒估計是化不了,往年這個時候天還暖和點,今年多了場大雪,好在沒什麽大事,就在屋裏貓冬就好。

中午,燕明蕎自己吃的,支了張小桌,就在窗邊,一邊看雪一邊吃魚。

魚的刺大多被廚娘給挑了出來,但是吃的時候也得小心,桌邊還擺著熱茶果子點心,燕明蕎在吃,身邊不遠處有個丫鬟留著伺候。

倒是不用布菜,就端茶倒水。

伺候的是晴雨,她覺得,姑娘比去年更好看了,人長開了,也白,白中透著粉意,就跟含苞待放的荷花花苞的顏色一樣。不僅僅模樣好看,身量纖儂合度,就拿手指來說,也寫字繡花,但是就是纖長粉嫩,整個人看著水靈靈的。

這麽看,端莊大方,偶爾還帶著點俏皮勁兒,看著就覺得好看。夫人把姑娘養得可真好,但也是姑娘自己爭氣。

燕明蕎吃得慢,吃飯喝茶再看窗外的雪,慢悠悠的,悠閑至極。

從堯楨十四年年初到今年年初,過去了整整一年。

去年七月份,她及笄,那會兒離婚期不過一年多一個月,原想著時間過得沒那麽快,還有一年才成親呢,誰知一眨眼又過了個年,不過還剩半年。

她長大了一歲,十六歲,已然是個大姑娘了。

這一年來大哥在常州任職,二哥在小縣城任職,二嫂去年開春過去了,帶著延哥兒,說是今年開春再回來。

家裏的事都是大嫂操持,燕明蕎就守著自己的小生意,其實說小並不小。

像烤肉鋪子,因為還連著茶水鋪,後來又加了糖水生意,在盛京開了三個分店,在盛京外面有兩個。玉芳齋算是生意最好的,盛京有城南城北四家分家,南方交通便利商人聚集的地方也有四個,而二姐姐去了西北,分店開了兩個。

而後還供給幾間大酒樓,燕明蕎覺著,這雖然算不上盛京城最大的點心鋪子,但也能和五香居這種老字號平分秋色了。

算著玉芳齋都快開了十年了,出門在外,也能說是十年的老字號了。

而烤鴨賣得也不錯,分店在北方開的多,好像那邊人更喜歡吃烤鴨,燕明蕎也愛吃,誰不愛吃烤得金黃透亮,外酥裏嫩直流汁水的烤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