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太陽、他和他

在高考結束後的那個暑假裏,李穗苗才加上葉揚書。

不過,在此之前,李穗苗已久仰這位學長大名。

逸夫樓前方的公告欄,一直都張貼著歷代優秀學生的照片和格言。李穗苗對葉揚書最初的印象,就是高一的一次數學聯考——初中和高中的數學難度並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初中時的學習方法也並不適用於高中。彼時的李穗苗還沒有意識到這點,向來以數學為傲的她在期末考試時遭遇滑鐵盧,成績慘不忍睹。

失落的李穗苗在教學樓中反反復復盤了好幾遍自己的試卷,憂愁到晚飯也咽不下。半小時的晚餐時間,同學們都去食堂吃飯了,只有她獨自在校園中徘徊。

空氣有著涼涼的清晰,冬天的黃昏來得格外早,分不清天空陰沉沉的東西是夜的先遣隊,抑或是暴雪的前奏。

李穗苗在第一批抵達地面的雪花中仰臉,簌簌雪花在臉龐洇下幾片冰涼時,公告欄上的照片也映入她的眼簾。

公告欄最中間的那一塊兒,並列貼著兩張照片。

左邊是高一班級裏的數學第一,李穗苗所在實驗班中的第一名,沉默寡言,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一個埋頭學習型學霸;右邊是高三中的數學狀元,在上周升旗儀式上講過話,集聰明與美貌於一身的優秀學姐。

唯獨中間屬於高二的這一欄,奇異地是兩人並列。

兩個人數學都考了150,滿分。

兩位學長有著不同氣質的相貌,左邊的溫和陽光,桃花眼,自然卷,皮膚極白,笑起來牙齒也極白,還有一對深深酒窩;

右邊學長眼窩更深些,黑漆漆的直發,下唇一道淺淺的疤,不明顯,像被什麽東西撓了,皮膚略略的有些小麥色,不笑,抿著唇,面無表情,冷淡。

視線下移。

桃花眼學長:

祁復禮。

格言:「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明理為先。」

往右。

不愛笑學長:

葉揚書。

格言:「和左邊一樣」

李穗苗:“……噗。”

……

在初初看到這條格言時,李穗苗還以為這位學長是外冷內熱的那種。

就像許多影視作品中的那樣,不要以貌取人,外表冷酷的人往往有一顆幽默的心。

其實並不如此,接觸一段時間後,李穗苗想,葉揚書的確人如其貌。

高考結束後,班主任邀請了不少學長進她們的志願咨詢群,只希望她們能夠報考到心儀且合適的專業及院校。

那麽多的學長中,葉揚書是最公式化、嚴格的一個。

在李穗苗的印象中,對方始終是一個嚴苛、平和的形象。

用什麽來形容他呢?

就像商務印書館的《新華字典》。

嚴格,標準,不卑不亢,有著距離的教養。

這種性格大約和葉揚書是單親家庭有關——但過多的猜測就不禮貌了。

操場的日頭炎炎,李穗苗低頭,用手背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杯裏的水已經快要喝光了,但距離訓練結束還有一段時間,她思考著,等下去操場邊買礦泉水還是買蘇打水,還未想出答案,就聽到楊唐江站起來拍手唱歌。

她唱得很好聽。

聲音清脆婉轉,天生的好嗓音。

緊接著就是葉揚書發來的短信。

李穗苗和葉揚書的接觸不算多。

學校裏面也有老鄉群,李穗苗就讀的高中還是個省重點,老鄉群中“認親”後又拉了一個校友群。葉揚書是校友群的組織發動者,但平時的話也不多,偶爾出來管理一下,組織過一次聚會,現在在統計返鄉包車的人數,為那些搶不到十一回家高鐵票(機票太貴)的學生提供拼車信息。

對話框中還有著兩人上周聯系的信息,李穗苗問了包車的價格,打算和同市的人一同拼車回家。

對於葉揚書這麽罕見的一句問話,李穗苗規規矩矩地回答。

小麥穗苗:「很累,學長」

葉揚書:「再堅持一下」

葉揚書:「等會兒去慰問你們」

李穗苗不知道他為什麽忽然發這些,禮貌地回答「謝謝學長」。

然後就沒了。

她最終還是沒去買水。

班長關武笑著讓買水、上廁所的同學都等一等——說是學長學姐等會兒過來送西瓜和冰激淋,現在走了,等會兒要是發亂,可就沒份了。

李穗苗想起葉揚書的話,扭頭問身旁的舍友洛森澤,小小聲:“學長學姐慰問我們是傳統嗎?”

洛森澤低頭綁緊鞋帶:“以前是,這次不是。”

李穗苗問:“為什麽?”

洛森澤一板一眼地說:“黎學長說這次是葉學長自費。”

李穗苗遲鈍地一聲啊。

葉揚書自費買西瓜慰問的消息擴散得極快,比他帶的西瓜更早抵達操場。

盡管工作群裏調侃的學姐很快得到了葉揚書的否決,但這句話還是火速點燃了被枯燥太陽曬成幹草的新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