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算了,你還不配。

阮勇毅內心的震驚程度是所有人都無法想象到的。

他發現,自己真的低估了陳南的水平了,在宋愛國再次叮囑他,告訴他陳南的不平凡之後,阮勇毅一開始沒有太過於重視,甚至內心多少有些別扭,因為陳南擅長的是中醫,而他們研究是外科,中醫外科雖然現在國家一直在倡導,中醫領域也一直在嘗試。

但是!

作為一個參與人員,阮勇毅深刻的認識到一點,想要結合,哪有嘴裏面說出來那麽容易啊?

可他看到陳南這簡筆畫勾勒出來的手術步驟的時候,阮勇毅整個人都震驚到了。

靜脈曲張這種手術,算不上什麽大手術,屬於周圍血管、普外科這些外科都能完成的手術,說穿了還真是人家西醫瞧不上的手術!

但是,瞧不上歸瞧不上,想要改良一台手術,哪有那麽容易?

靜脈曲張手術發展至今將近一百年的歷史了,可是真正發展和革新,也就那麽幾步。

無論是腔內激光一類的手術,或者是微創剖吸手術等等,都是在重視科技,減少創口,加速愈合等方向發展。

不說別的,就說復發率,這是目前手術中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

而阮勇毅在這幾年的確是做出成績來了,復發率方面,他利用中醫的方案和角度,結合中醫內治法和外治法,效果顯著,成績斐然。

但是,如何簡化手術?

如何真正實現中醫外科+手術的結合,這一直是困擾所有人的難點!

可是在陳南的這一份報告上,他看到了曙光。

可惜的是……陳南的手稿只有前面的不成熟的部分,但是這些東西已經讓阮勇毅徹底看見了希望和以後發展的道路。

這就如同在漫長黑夜看不到光明的時候,他忽然看見了一道曙光,這裏面充滿了希望的光芒,就是這種感覺!

阮勇毅能不激動?

他為什麽來東直門醫院?

為什麽在這個中醫外科這麽多年不走。

因為他想要做出成績來,想要證明自己!

可是這些年,阮勇毅逐漸被現實打敗,讓他很難看尋找到一條出路!

阮勇毅站在原地,內心激動無比!

他拿著陳南的草稿,仔仔細細又琢磨了好多遍,可是總是很難找到陳南那個關鍵的點在於什麽地方。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阮勇毅腦海裏不斷的按照陳南的思路進行模擬手術,但是……遲遲找不到一些東西的完美解決方案。

在哪兒?

他有一種預感,陳南肯定有最終的方案,他感覺陳南一定已經做出來了一個相對完善的手術流程。

找他!

一定得去找他!

找到陳南,他就找到了答案!

可是,阮勇毅撥通手機以後,卻根本無人接聽,他拿起手表看了看時間,下午三點鐘。

沒有絲毫偶遇,阮勇毅起身對著房間裏的一名大夫說道:“我出去一趟!”

說完,他把桌子上的草稿視若珍寶一般收起來,小心翼翼的夾緊一本書裏,然後趕緊朝著外面走去。

阮勇毅這樣一個粗人,甚至舍不得折壞了這完成的草稿。

……

……

此時的陳南,已經坐在了教室裏,等待著上課的開始。

他中午沒有吃飯,只是簡單吃了一點面包墊墊肚子,然後就一直在搜索相關信息,完善自己的思路。

火針配合下,可以完好的配合手術,幫助手術進行縮減過程,提高效率,減小傷口,更好的實現中醫外科+手術的結合。

下午的課,老師叫做丁正義,是一位92歲的國醫大師,年紀成大,成名很久,這位老人擁有傳奇的一生,1930年出生的他經歷了太多不平凡的歲月。

家學淵源,九代行醫,國家危亡時刻投身到了大事業中去做一名隨軍醫生。

解放之後,丁正義也退伍了,這個時候,他參與到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設,隨後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國內醫學缺陷和漏洞之後,前往蘇聯學習現代醫學。

35歲,學成歸來,卻失望的發現,自己在外面學到的那些東西,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基礎醫學的發展滯後……等等,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

他的能力,對於當下的情況,沒有太多的改善,他開始研究和琢磨走出自己的道路來。

幾十年如一日!

丁正義有了一個外號,中國現代中醫瘡傷外科之父。

此時講台上,這位老人坐在椅子上,身體顯瘦,兩顴鮮明,白須白發,身形佝僂,但是雙目之中的那一對黑瞳,卻炯炯有神。

看見丁正義出現在講台上,陳南不免心潮澎湃,丁老爺子的事跡,網上他看到過,這是一個心懷家國的老人,用一句話評價老人就是:一片赤誠已報國,三指殘軀有何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