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技驚四座

秦濤此時腦海裏一片漿糊一般。

讓陳南去做手術……

這他娘的……宋院長也跟著湊熱鬧!

這不是開玩笑呢嗎?

可是院長都說話了,他能有什麽意見?天塌下來有個子高的頂著。

阮勇毅看了一眼陳南,雖然有點冒險,但是這種手術終究屬於小手術,而且只是經皮淺靜脈的手術,不需要開太深的刀子,也不需要靜脈剝離,所以即便是陳南手術出現意外,他完全可以及時修正。

不過……

這小子,太嘴賤了,而且太囂張了!

必須要讓他知道,手術絕對不是看起來那麽簡單。

眼睛看懂了,並不意味著手就會了。

想到陳南剛才對於自己的那一番批評,阮勇毅內心就多了幾分戲謔,他要讓陳南一會兒主動請自己出手,讓他看看真正外科主任的實力。

當然了,任何一個外科醫生,都是這樣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過程中鍛煉出來的。

不給他機會,擔心出問題,永遠無法培養起來一個真正的外科醫生。

看著陳南躍躍欲試的表情,阮勇毅沒有做聲,年輕人都這樣,自己當時不也是如此嗎?

想到當時自己第一次獨立進行闌尾手術,陷入進退兩難,不敢繼續的境地時候那種慌亂和緊張,他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陳南,笑了笑:小子,過一會兒你就知道真正的手術,絕非看到的那麽簡單!

你手術中遇到的各種情況,都需要獨立應對!

似乎想到了陳南一會兒手足無措滿頭大汗的畫面,阮勇毅忍不住嘴角上揚,差點忍不住笑了出來。

囂張是需要有實力的,嘿嘿。

而此時,宋愛國看了一眼沈鈺淵,眼神裏多了幾分擔憂。

沈鈺淵也不做聲,而是靜靜的看著陳南,他多麽希望陳南可以成功!

當然了,手術失敗了,也沒有關系,失敗對於強者而言,只是讓他的成功變得更加堅定。

沈鈺淵一直在著手從事一件事兒。

那就是督促和推動中醫大夫進行外科手術的事情。

手術,從來不是劃分中醫西醫的標準!

以前從來沒有規定中醫臨床專業的醫生不能從事外科手術這個說法。

以前的中醫,也可以進行手術,曾經建設起來的中醫院,你看哪家醫院沒有外科?

再說了,全國任何一家中醫院,都要求學生進行人體解剖學、外科學……等基礎學科的學習工作。

他們並不是沒有現代醫學的基礎。

只是後來一次次的浪潮和趨勢的推動下,莫名其妙的中醫臨床專業,就不能跨專業報考西醫的碩士研究生,而西醫的本科,卻能報考中醫的研究生。

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滑稽的事情。

既然是考核,只要具備了這樣的能力,就應該得到平等的待遇。

可是偏偏不是如此!

中醫在那些年的發展中,一步步出現了頹勢。

醫學領域,外科已經成為了當下很多種疾病的重要的解決辦法。

而中醫無法進入手術領域,讓中醫根本不具備和西醫對抗的資格。

中醫,是一門醫學。

中醫不應該被區別對待。

如果一個中醫,有足夠好的臨床能力,為什麽不能讓他使用現代化的各種醫療器械呢?

誰說手術就只能讓西醫臨床專業的去做?

這本來就是一個滑稽的問題。

沈鈺淵要推動的就是讓中醫和現代化醫學結合。

現代科學技術,現代醫學和手段,都是工具,中醫西醫都是醫生,為什麽有些工具,中醫就不能使用呢?

為什麽要把中醫的標簽打的死死的呢?

醫學,是用來救人的,不是用來分門別類的!

只要是有利於人民健康,有利於生命健康的,都應該被使用。

其實,這些道理,大家都懂!

為什麽區別對待,背後的原因,其實很多人也很清楚。

因為現代醫學是由西方傳入,高端的醫療器械、高精尖的醫療科技、高新的藥品……等等都是源自於西方的理念。

他們用這些東西,把學科給圈了起來。

利益最終成為了那一把分化的刀子。

沈鈺淵作為目前中醫領域帶頭人之一,他不希望看見中醫一步步的走向落寞。

杏林苑的很多人,一個個故步自封,把中醫當成了利益,變成了一代傳一代的家族利益,當成了傳家寶,甚至賣給西方資本,與虎謀皮,已經忘記了當初建立杏林苑的原因。

他不能看見中國華夏醫學,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消失殆盡。

要爭!

要搶!

祈求,換來的終究只是憐憫。

與虎謀皮而自身缺乏實力的後果就是,終究只有被虎吞噬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