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桃花鄉77(第4/6頁)

“你有沒有小心眼,我先聽聽嘛,我做裁判。”

齊少扉說:“劉媽媽不信阿扉,劉媽媽中暑難受,阿扉說了用藥的,鄒大夫給我看的書上寫了。”

先前他們在會客廳學字時,阿扉不愛習字,跟了幾節課後便不留在那兒,正好小鄒大夫要炮制藥材,兩人就一道忙活,後來鄒長青還跟岑越說過,說阿扉學炮制藥材很快的。

岑越聽過也沒往心裏去,阿扉是很聰明,學什麽都快。

齊少扉把藥材都說了一遍,岑越聽到藿香二字,一下子想到了現代時的藿香正氣液,但他記不得這裏成分,再聽阿扉說姜炙。

“……劉媽媽不信阿扉。”齊少扉這會不生氣了,他小孩子性子,簡簡單單的,覺得旁人不信他,有些不高興,但現在被越越哄好了,又覺得剛才自己生劉媽媽的氣太小氣了,他是大人了。

所以這話說的就沒帶別的情緒。

外人聽用姜,第一念頭肯定是姜是暖的熱的,得風寒時還喝姜湯呢,但要是做藥材,要經過炮制,再說鄒大夫給阿扉看的醫書,那肯定是記錄在冊的。

“劉媽媽不知道阿扉會這個,等到了平安堂,讓林大夫給劉媽媽把脈,仔細看過,再把你說的藥方說一下,是按著劉媽媽脈象下藥,我們阿扉幫到大忙了。”

齊少扉早不氣了,可不氣歸不氣,一聽越越說的,那是變成高興了,對哦,阿扉不會把脈,劉媽媽的病還是要把脈看的呀。

吃過了飯。

牛師傅套了車,岑越齊少扉帶著劉媽媽就去往青牛鎮上了,到了晌午才到,天熱的厲害,岑越見劉媽媽面色發白,是悶熱的汗都下來了,扶著人,劉媽媽還不好意思,說這哪裏成啊,沒說完就有些作嘔,是忙捂著嘴壓下去了。

幸好藥鋪的夥計見到了牛師傅,是一邊跟掌櫃報信,一邊出來,扶著劉媽媽。

岑越說:“劉媽媽熱著了,我們來看病的。”

“郎君三少爺。”夥計嘴上叫人,手上扶著劉媽媽,也顧不得行禮,岑越擺擺手意思不用,先安頓劉媽媽,夥計扶著劉媽媽坐下,後院掌櫃帶著林大夫也出來了。

天熱,晌午兩人剛吃完飯,正要歇一會的。

兩人先見禮。

“不客氣了,先看看人。”岑越說。

林大夫應了聲,先去給劉媽媽診脈。掌櫃的則是親自倒了茶水,先給兩位主子,說:“不是熱茶,天熱我也怕熱,泡的是金銀花,清熱敗火的。”

岑越接手果然是溫溫的。

王掌櫃說:“天太熱了,就是涼茶放一會也是溫的了。”

“不礙事。”岑越說了聲,讓牛師傅也喝一喝,這趕了一早上路,他們坐在車廂裏還能避一避日頭,牛師傅腦袋上頂了個草帽,還是走了一路。

別中暑了,都喝一喝,解解渴。

寒暄了幾句,喝了水,岑越便到林大夫診位旁,齊少扉跟著一道過去,林大夫才把完脈,說:“沒什麽大礙,劉媽媽就是熱著中暑了,我開一些清熱下火的藥。”

岑越便道:“之前家中有位大夫暫住,教阿扉一些藥材炮制法,阿扉也看了些醫書,記下來了一個方子,林大夫聽一聽能不能派上用場。”

齊少扉便把那方子說了一遍,什麽藥材多少錢,如何炮制。

林大夫聽了後,是皺著眉仔細深思,喃喃自語說:“我本來想開的方子是再尋常不過的敗火清熱的藥材,三少爺說的這道方子確實是更細致更好了。”

“尤其是那道姜炙。”

齊少扉又回想了下,說:“那解熱的方子裏原是沒有姜炙的,不過書上寫了,正拿來用這道方子,我覺得更好了。”

“敢問三少爺,炮制姜炙的話,是要添什麽藥材?”林大夫問完又覺得不好,忙打斷了說:“先前尋常敗火方子,說一說沒什麽,要是姜炙裏添加了旁的,這就是人家醫書祖傳的秘方了,我不好聽的。”

岑越後知後覺,才想起來這一茬,確實,這是鄒長青家的醫書,確實是不該傳出去——也該先問過本人意見的,當下跟林大夫說:“姜炙先放一放,就按那尋常敗火藥方開吧。”

“再給我來一包,避暑的。”岑越想到二苗在鎮上做買賣,好煮一大鍋放涼解暑。

這邊病看好了,牛師傅帶著劉媽媽先回小院歇著。

岑越留在藥堂跟王掌櫃說香料生意,王掌櫃還笑說:“老吳先前跑了一趟這邊,跟我說府縣裏香料用的都缺,知道果子和香料是一家子的,祥和酒樓的掌櫃都跑到他那兒打聽,什麽時候我送香料過去。”

“家裏才散了七個車夫。”岑越說。

王掌櫃有數了,點了點頭,“郎君,我香料備的差不多了,那我安頓好藥堂,過幾日就出發。”

“小心中暑,路上注意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