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桃花鄉84(第4/6頁)

南方多才子,同一個郡來的,自然是親厚一些,抱團的。

其中有一位是泛陽郡城來的舉人,家中祖父做官,如今年歲十九,在一眾三四十歲,更有五六十歲的舉人中顯得尤其矚目。

此人姓楊,單字一個淙字,字是祖父取的,叫善之。

楊善之為人厚道,善言辭,心地善良,很喜歡幫助其他舉人,有人來得晚,客棧價高,楊善之還會想方設法為之奔波,找掌櫃求情,能不能便宜一些。

如此,楊善之很快就是這屆舉子中大熱門了,同住一家客棧的舉人皆是心服口服,還有人拍馬逢迎,說楊兄年少英才,定能拔得頭籌,其他人我不服,只服楊兄雲雲。

楊善之為人也謙遜,總會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諸位太捧他了。

墨玉在客棧住了半月,過了到陌生地方害怕的時候,整日是借著送水送飯,到處聽熱鬧,他不愛讀書,就喜歡聽人磕牙聊天,有時候底下大堂裏,其他舉人說的話,捧楊善之,墨玉轉頭就會跟自家三少爺學說。

齊少扉少年小臉平平,勸墨玉定心神,看書不要聽墻角。

墨玉從五歲開始就跟著三少爺習字做書童,知道三少爺喜靜又莊重,天資聰穎,跟尋常孩童不同,自然三少爺也心腸好,不會因他瞧熱鬧,而罵他罰他的。

此時就說:【三少爺,我可沒聽墻角,大堂聽來的那是他們聊天沒避諱人,至於聽屋裏的嘛,那是他們吹捧聲高,怕是外人聽不見似得,整日嘰嘰喳喳的,也不怕擾其他人讀書,好像就他一人科舉似得。】

【墨玉,你來磨墨。】齊少扉說。

墨玉便閉嘴去磨墨,這不算懲罰的。其實墨玉心裏不服氣,他覺得三少爺比那姓楊的聰穎百倍的,可三少爺不愛出門,也不愛同人打交道的。

讓那姓楊的出了風頭。

楊善之出了風頭,自然有人不愛,墨玉是書童人微言輕,也就在私下抱怨一二,或是跟牛師傅說道說道,最後倆人總會誇起三少爺,以此結束。

可外人——其他的舉人,那就沒這麽留情面了。

天南地北各處都有舉人,都是讀書人自都有傲氣,有人願意捧泛陽楊善之的臭腳,其他郡來的,可不給情面,只是先忍著,後來有一日,那些泛陽郡城的舉人照舊在大堂論文章,說的口若懸河,吵著了旁桌的舉人,那舉人是西面山捱郡來的,山捱郡窮,這一屆舉子出的少。

四人圍著一桌,平日早看不慣泛陽郡城的那些人了。

山捱郡的舉人就說:【泛陽郡的楊家,我知道,另祖父正七品的官職嘛。】

楊善之很是自謙說,祖父官職是不高,不過正直清廉,為民為朝廷,私以為官不論大小,論做事。

其他地方舉人一聽,紛紛道好,說楊兄大度,胸襟開闊雲雲。

山捱郡的受到群攻,只能落敗,卻帶著氣,有人臨走前,說:【文無第一,別說大盛,就是本間客棧,有比楊兄年少的舉人,那才是少年神童,天賦異稟,你們這些人,錯把魚目當寶珠,整日說些爛文章,互相捧臭腳,笑掉大牙了。】

說罷揚長而去。

泛陽郡的讓楊兄別生氣,這些人說不過落荒而逃。而墨玉聽完了整場熱鬧,是眼睛都發了精光,蹲在不起眼的一角,聽那些人問:【剛山捱郡那些人說的是誰?】

【還有比楊兄年少俊傑的嗎?】

墨玉在心中喊,自然有了,他家少爺,模樣長得好,又聰明,是青牛鎮十裏八鄉都知道的神童呢。

北雁郡城的舉人就說:【是有一人,來自我們郡,是實打實的神童,是九歲秀才,十三歲舉人,皆是案首。】

滿堂驚呼,竟有此等天才,怎麽不早說。

皆是案首?那豈不是這次也要拔得頭籌,連中三元了。

墨玉聽到終於說起自家三少爺,高興的不聽後頭話,急忙去了二樓,跟三少爺說,他絮絮叨叨說了底下吵鬧事情,還說三少爺要出名了,以前在府縣出名,到了北雁郡出名,他就說嘛到盛京,還是三少爺名氣最大。

齊少扉卻道:【那位楊兄說的不錯,做官不論大小,為民排憂解難。】

【但是三少爺,我覺得那楊舉人,不是什麽好的。】

【你怎麽覺得?】

【山捱郡的舉人都說了,說那什麽楊舉人沽名釣譽假仁義,是個偽君子。】

齊少扉:【你來磨墨。】

三少爺又生氣了。墨玉去磨墨。

齊少扉在這間屋子關了許久,把阿扉看的急,整日都在看書,他都背下來了,還看呀。阿扉每日就愛聽墨玉來說外面的事情,什麽熱鬧都聽,他看著書,其實心思不在書裏,在熱鬧上。

這麽多人啊。

墨玉說完這日,傍晚時就有人敲房門,牛師傅開的門,門口聲音很熟,墨玉說那楊舉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