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享盛世139(第3/5頁)

“齊丫後娘還是比那什麽杜氏有眼力見,就是先前為李家十兩銀子心動過,可齊丫在伯爵府什麽光景,犯得著要李壯子家的十兩,真是抓芝麻丟寒瓜,沒得蠢勁兒。”

“就是就是。”

“杜氏肯定是後悔壞了,去年跑了一趟,今年又纏上來,當初分家時,要大屋,占鎮上好地方,嫌鄉裏窮苦,怎麽如今後悔了?該她的!”

“可不是嘛,真真活該了。”

“伯爺還是心善……”

要是換他們,分家時後娘這般刁難,什麽好的都摟自己懷裏,到他們發達了,得了勢,肯定得好好教訓這後娘才成,現如今到香樓餓幾頓,算什麽教訓?

眾人這般想,真覺得不算啥了。

殊不知,杜氏齊少修路上時,哪怕離桃花鄉遠了,看不見齊家宅子了,還是渾身顫栗,害怕的緊,半點聲都不敢發,渾身冷的啊,血就像是凝固住了,跟那死人一般,等回到鎮上,是下人擡進去的。

二人發了一場高燒還有風寒,後來嗓子能說話了,便喊鬼啊鬼啊,是聽不得‘凈’、‘伯爺’、‘誠心’等字,杜氏自此是吃什麽拉什麽,人一下子瘦的厲害,天一寒便渾身發冷,夜裏睡不好驚醒。

一年都沒緩過來。

齊少修好一些,瘦脫相後,慢慢養了回去,只是自此膽子小了,半夜憋尿都不敢起夜,硬是尿在床上。

母子二人真是嚇破膽了……

五月十五時,桃花鄉大日子。

收麥!

華都來的官員,最初聽聖上因麥種封北安伯也是不信,其中隨行過來的官員,十位有七位都是一肚子牢騷,剩下的三位沒牢騷那是溫如生當時許諾畫的餅好。

溫大人說,聖上不會無的放矢的,封了北安伯爵位,北安伯便真的有功在社稷在百姓,諸位願意前往,這是利民利國的大事雲雲,爾等未來前途無量,華都百姓都會記著,記錄史冊雲雲。

然後就有三位自薦了,那是心甘情願。

因此到了桃花鄉後,那時候天氣雖然暖,但麥地還是綠的,看不出什麽好壞來——官老爺沒親自下田栽種過麥子。

剩下的七位是一肚子牢騷,吃不好住的破,幾個大人擠一個院子——可不敢發,因為聖上心腹太監曹寧公公在,還有北安伯也不慣著他們。

北安伯把他們不當回事的——也不是這般說,只是北安伯有伯爺的威風架子,不問他們姓什麽,祖籍可是什麽世家,有什麽幹系,就把他們當手下的莊稼漢用。

下地的,記錄數據的,還有工部幾位,分到了河邊,說研究水利灌溉——後來聽工部幾位回來說,那邊連村落都沒有,是臨時搭了帳篷,住在棚子裏。

其他大人一聽,沉默一二後,覺得他們住處不差,起碼有炕睡,有被子,不怕夜裏蟲子蛇啊鉆進來。

“真是辛苦。”

誰料工部大人說:“苦是苦了些,但是你聽我說,北安伯真是有大才,說利用風和水做成風車引河水灌溉地……”

這思路真是妙絕,他起先不懂,伯爺還給找了木匠給他比劃,說實驗實驗。

……收成日一日□□近,鄉裏百姓各個紅光滿面,就差摩拳擦掌了,華都來的官老爺就是不會種麥子,見鄉民如此,也知今年收成豐厚。

難不成,真有這般的麥種?

官員問過桃花鄉,還問過車隊車夫,皆答:以前做夢都不敢夢見一畝田會這般收成。

地方志衙門報的糧稅不敢騙君的,百姓與上交的折子,皆說明北安伯被封爵,那是當之無愧。

“伯爺您看?是不是成了?”

岑越問過官員懂天氣的,還有鄉長也說,未來五日都是晴日,便說成,收吧。其實大家都是老把式了,經驗豐富老道,收成日子這事,心裏有數,只是今年第一年,眾人心裏忐忑又激動,不敢有半點差池,他就替大家夥做主了。

收——

隨著鑼鼓一敲,鄉長年邁又洪亮的聲,鄉民們便紛紛去自家田,先緊著好種子的地收。

鄉長家今年沒種,可臉上高興勁兒替鄉民們高興的。

家中男丁皆下田,就是七八歲的男孩也沒閑著,背著竹筐準備在後頭撿麥穗……

“伯爺,這得收到什麽時候?”華都的官員見麥地熱火的情景,是眼底也有幾分激動,等著聽消息。

岑越說:“現在是搶收,家裏若是男丁多,一畝田不到半天就收完了,不過還要碾麥子、脫殼、揚麥子、晾曬種種工序,以前我琢磨麥種才下來時,那是大家好奇斤兩,先過稱。”

“今年應該不急過稱,按照順序來吧。”

“各位大人都記下了鄉裏每戶情況,等明後日就能記錄數據了。”

岑越打算回了,二苗去鎮上送草莓,彎刀今日送他家,他回家跟彎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