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享盛世148(第2/3頁)

“坐。”天豐帝很是親近。

齊少扉想給聖上請脈,天豐帝豁達,說不著急,先坐喝喝茶,朕許久沒見你們了,咱們敘舊一二。

“臣領命。”

“果然是許久不見,都同朕生分了。”天豐帝玩笑話。

北安伯夫夫便也笑,齊少扉說:“好久不進皇城,在鄉裏懶散慣,怕失了規矩,讓聖上笑話了。”

“哈哈,朕不笑你,朕是羨慕你們,鄉裏田園生活,閑散痛快。”天豐帝是真感嘆羨慕一二,又說:“不過朕忙慣了,真閑散了,也不習慣。”

岑越道:“聖上勤政,大華萬民之福。”

這話說的真心實意。

當今聖上勤勉,能聽諫言,胸襟開闊。岑越能成北安伯,大華能通水泥官道,都是聖上贊許同意支持的。

這一日,天豐帝同北安伯夫夫在殿中聊了整整一下午,臨到最後,宮門落鑰時,天豐帝還意猶未盡,不過讓明忠送北安伯散士出宮。

忘了給天豐帝診脈。岑越剛想說,便見阿扉給他搖搖頭,當即是心裏一驚,這就不太好了?

齊少扉未說話。

倆人做夫夫這般久,早已默契。岑越想到天豐帝年輕時曾中毒三年,後來徹底清了毒,之後天豐帝勤勉,兢兢業業,耗著精氣神。

“聖上知道。”齊少扉道。

岑越點了點頭,以前他們來時,阿扉給聖上請脈,天豐帝便欣然同意,今日卻推開了。

不知是害怕他們知曉龍體具體情況。還是知道大限將至,不想多費什麽精力希望再治了。

之後天豐帝召北安伯夫夫入宮時日多。

岑越發現天豐帝愛回顧以前,也愛聽民間的事情,便說一些桃花鄉的風土人情,他所說也不是奉承天豐帝,是真真切切的話。

“去年冬,連著下雪,當時也怕雪災,一入冬天氣是否異常,其實種田的百姓最能察覺到了。”

“鄉裏有水泥、青磚工廠的,家家戶戶日子過得好,這些年房屋蓋了,孩子娶妻生子,又另開了地基,如今鄉裏比以前還要大和熱鬧。”

岑越又說到雪災前,“鄉裏人檢查過屋子,要是房頂不成了,墻體松動了,先買水泥青磚能修的修,不成了還有石柱再加固加固。”

“沒什麽傷亡的,就是冬日太冷了,好在也有炭火,可能就菜少。”

去年大棚菜都凍死了七七八八。

二苗心疼壞了,但也沒說點了火盆暖大棚——那會鄉裏都是先緊著人的,菜什麽的少吃一口不礙事,賺不了多少銀錢也沒什麽。

人命重要的。

“那是你們桃花鄉富裕,朕聽說鄉裏宛如世外桃源,家家戶戶院子蓋的好,到了春秋兩季,還有府縣郡城大官貴族驅車前往玩什麽采摘,夏日時還會去避暑。”天豐帝說。

岑越笑說:“聖上是沒去過,若是去,一路北上,凡是經過的村莊,您就知道,百姓日子過得不錯的。”

“可能有些地方是沒桃花鄉富裕,不過家家戶戶都有余糧和銀錢的,治好也好,都是太平景象。”

“臣最早時是個果子商賈。”

天豐帝點點頭,“朕記得,齊家果園。”

齊少扉便也笑。岑越說:“臣記得有一年帶阿扉去府縣看病,第一次外出,那會更早,在青牛鎮上,驅車到豐禾府縣要五日路程。”

“天熱,我和阿扉都沒經驗,他那會還病著。”

天豐帝眼神便帶著笑,沒有打斷,知道北安伯是疼惜齊清越,什麽病,那是癡傻如孩子。

“天熱,我們趕路,短短日子從鎮上出發,多是荒涼的雜草野地,好不容易碰見一村子,也是小小村落,臣記得花了銀錢問村民買了只雞燉,補添補添油水,她家婦人殺雞燉雞時,小孩子瘦的瘦骨嶙峋,眼巴巴站在灶屋外吸著鼻子聞香氣。”

“婦人便驅趕,不讓進來,怕孩子鬧,怕我們生氣。”

“雞盛出來,絲毫沒漏下什麽,村民淳樸,不敢貪似,只是不洗鍋,添了水熬了雜糧稀粥,小孩說粥很好喝,好香啊。”

天豐帝笑意便淡了,像是能想到那婦人一家子所受貧苦。

“那時候日子,尤其是地裏刨食的莊稼人,一年艱辛,真是清湯寡水填個半飽肚子,臣那時也不過是個小郎君,沒什麽能力,見了艱辛貧苦人家,只能感嘆,日子大多這般,一家人沒病沒災就好了。”

天豐帝面容嚴肅了些,點了點頭:“百姓最是艱辛。”

“是。不過現在日子好了,是聖上勤政也是聖上愛民如子。”岑越說:“我娘家哥嫂在青牛鎮底下村子,逢年過節也會回去,臣剛說的那戶人家,後來繞路停留時,差點沒認出來那村子。”

“哦?”

岑越:“村子人多了,房屋蓋的也好了,再借那家婦人灶屋時,墻上掛著風幹的肉,糧缸裏都是糧食,五谷豐登,雖是還舍不得面粉白米白面,可見我們時,招待的是白面,炒菜放了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