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節 崛起之路(第2/2頁)

對正常人來說,這絕對是奇恥大辱。

靖康之難後,宋朝徽宗、欽宗被擄掠後,就是采用這種方式向金帝投降,是以後人不但說這是災難、更說這是奇恥大辱。

完顏希尹卻沒有任何洋洋自得的表情,只是道:“我們女真人在遼帝面前,遭遇的屈辱只比牽羊禮更甚。”

沈約緩緩道:“我們遭遇的苦難,不應是我們將苦難轉移到旁人身上的理由。”

完顏希尹驀地勒馬。

馬兒輕嘶。

完顏希尹那一刻的表情很奇怪,他像是領悟、又像是敬畏,其中還夾雜絲害怕。

沈約說著話,卻一直借對話來分析對方這個人。

這是他的習慣做法。

他不喜歡掌控旁人,可習慣將旁人分析清楚,方便因果中的行事。

這本來也是修行者必須要做的事情。

修行者並非沉迷於空,沉迷為癡,亦是五毒之列。真正的修行者一定要絕對的清醒,經文中才會有修行四智一說。

四智其中的一智就是妙觀察智,就需真正的將世間因果看清。

他沈約見完顏希尹仍有人性,就不由以人性說之,勸人做個人,是他師父做的事情、也是一直在做的事情。

可完顏希尹如何會有這大的反應?

沈約見狀,腦海中閃過一人的身影,微有心悸。

他腦海中閃過的是反力之鷹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