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節 詩為心聲(第2/2頁)

後人對此,多是一句——天道好輪回。

可是,被輪回的世人絕不止李後主和宋徽宗。

如今趙佶談詩,絕不是要展現風雅之意。

見沈約並不反對傾聽,趙佶緩緩吟道,“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裏,目斷山南無雁飛。”

言語落,喬才人母女和鄭公公都露出詫異之色。

詩詞雅致並不難懂,說的是一個人落魄的慘狀——成天聽著西北風吹著破門叮當作響,住所一燈如豆、隨時會熄滅的樣子,可見貧困,想回家但隔著三千裏的距離,哪怕南飛雁都不曾來到這裏,自然也看不到雁南飛。

慘則慘矣,意境悲慟,可堂堂天子,榮華富貴加持一身,如何會做出這等喪氣的詩詞呢?

沈約卻猜到這一定是趙佶在被金人擄到北方後做的一首詩。

無轉機,難改變。

一個人很容易沉迷於一種環境過完一生,哪怕你周遊列國,可若只是看看風景、感春悲秋,你的人生也不過是個風景的旅客罷了。

真正經歷國破人亡的趙佶,和沈約見面談的第一件事,不是過往的恩情,而是他曾經的心境……

不見沈約反應,趙佶緩緩道,“先生覺得這首詩如何?”

沈約笑笑,徑入主題,“或許我們更應該問的是——聖上京華一夢後,究竟該如何選擇?”

趙佶盯著沈約的目光清澈,許久才道,“這正是朕請先生來見的原因,朕不知,請先生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