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1節 誰在說謊?

天已暮。

延福殿前燃起火把,將四下照得亮如白晝。

沈約近乎禦劍般射殺那刺客後,劍身嗡鳴,余音雖不能繞梁三日,可看起來在很多人心中,只怕會成為了一輩子難以忘卻的場景。

隨即盯向一旁作勢欲起的人,沈約凝聲道,“高太尉也想試試?”

那人虬髯滿面,看起來倒是威武雄壯。

在刺客起身的時候,那人也是站起來,看似要對沈約形成前後夾擊的局面。可那人顯然沒想到沈約看似和緩,有時候處理事情卻是猛若雷霆,見沈約解決刺客、霍然望來,那人倏然跪倒,顫聲道:“下官不敢!”

那人正是高俅,他的驚懼已無法遮掩。

沈約淡然道,“那你倒敢擅換宮內防衛?!”

高俅嗄聲道,“下官身兼殿前都指揮,更換防務,不過是職責所在。”

“包括擅自殺戮宮中的禁軍?”沈約凝聲道。

高俅瞬間汗出如雨。

“拿下!”沈約吩咐道,“高俅逼宮造反,罪不可恕,關押大理寺等待發落。”

高俅渾身顫抖,竟不能言。

聶山詫異,他本以為宮中兵變是件極為嚴重的事情,哪知道沈約一至,竟然波瀾不驚的就平了反叛?

高俅若被擒下,太子沒有些許兵權,又能鬧出什麽名堂?

趙桓見有禁軍要拿下高俅,霍然站起道,“沈約,你無職無權,又有什麽資格抓捕殿前都指揮使?”

他說話的聲音是顫抖的,可仍舊是堅持的。

沈約看著趙桓,一時奇怪。

他知道這世上不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而是一人的膽子多大,決定他的目標,而一人的能力,才決定他目標的完成度。

他沈約拿下高俅,貫徹的無非是擒賊擒王的計劃。

趙桓清君側?

這聽起來更像個笑話,趙桓不知人,他不知道更應該清理的是他自己身邊的那些佞臣。

高俅被擒,按照正常邏輯,趙桓哪怕垂死反抗,也不會這般堅決。

但沈約看出了趙桓的堅決!

趙桓若不是傻的,應該會明白此舉是會嚴重動搖他儲君地位的,他好好的一個儲君不當,為何突然造反?

沈約一時竟想不通原因,淡淡道,“我想太子恐怕病得久了,沒聽到天子曾經下達的旨意——沈約在,如天子親臨。”

言下之意就是說,你說天子有沒有懲治高俅的權利?

見趙桓氣的渾身發抖,甚至有氣暈過去的現象,沈約吩咐道,“帶太子回東宮歇著吧。”言罷向延福殿走去。

延福殿前的侍衛卻未散開,只是看著沈約,還帶著些許戒備。

梁紅玉見狀喝道,“你們眼瞎了,還和根木頭般立在這裏做什麽?怎不讓開道路?”

有侍衛略有尷尬,“是指揮使的吩咐。”

說話間,韓世忠從殿內走出,疾步到了沈約面前,又看了眼眾人,突然道,“紅玉,今晚的月色讓人迷惘……”

眾人一聽,都不由擡頭望上去,他們看不到月亮在哪裏,又哪來的月色?暗想這個韓世忠吃多了嗎?

梁紅玉先是訝然,隨即道:“但有真心指路,何懼迷惘?”

韓世忠輕籲一口氣,“原來是你們。都進來吧。”說著讓禁軍散開。

眾人困惑中入了延福殿,就見趙佶正坐在殿中龍椅上,四周多有禁軍守衛。

聶山見到趙佶,這才籲了一口氣,跪倒道:“聖上安然無恙,天下幸事。”他跪下的時候,才發現趙佶面前還跪著一人,赫然是李斌,不由奇怪。

趙佶望見沈約,目光微亮,緩聲道:“韓愛卿沒有說錯,沈先生終究還是會來的。”

“世忠,怎麽回事?我們在垂拱殿見到很多死去的侍衛,方臘呢?”梁紅玉可說替很多人問出心中所想。

韓世忠搖頭道,“我們沒有見到方臘。”

眾人雖經沈約分析後,多有這種預期,聞言還是略有詫異。

“原因是……”

韓世忠看了沈約一眼,沉聲道:“李斌突然說,沈先生要聖上暫停垂拱殿見方臘一事,要和聖上在延福殿立即見面!”

眾人驚詫。

聶山不由道,“這段時間,沈先生一直和我們在一起。”突然想到,沈約曾經消失過一段時間,一念及此,聶山微有驚悚,隨即搖頭道,“不會的,絕不會的。”

趙佶沉聲道,“聶山,你在說什麽?”

聶山遲疑道,“微臣在想——沈先生不會做出這種自相矛盾的事情!”

眾人多是點頭。

韓世忠皺眉道,“我也是這樣認為,可李斌是聖上的老臣,素來忠心耿耿,他親口說見到沈約,又急急讓我等去見沈先生,聖上難免在想,沈先生或許另有高見,這才下旨讓我們前往延福殿,我為求穩妥,讓高小山傳出手諭,讓方臘暫時在垂拱殿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