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7節 不變VS變

什麽是歷史?

史書上記載的內容,和孔子的春秋一樣、削削減減。

孔子的用意是隱惡揚善,可孔子只怕沒意識到一點——惡不是你隱瞞,就不存在的。相反,惡因為隱瞞,變得更加的狡猾善戰。

你在當下這個時刻,都不知道世界的真相是什麽,你會寄希望幾百年前、數千年前書中寫的,會是那時刻的真相?

可空間重演不同。

空間重演,才會形成真正的歷史真相!

一法通,百法明。

當去除五蘊之塵看到真性的光輝時,會發現面前是全然不同的世界,當徹底破除世人定義的時間概念後,沈約對天柱山那些人造就的奇跡,洞若觀火。

他是通過琴絲制造的系統還原點到達的此間,天柱山那些人對空間還原駕輕就熟。

只憑這一點,天柱山那些人擁有的科技認知就遠超世人。

以往的沈約對此很是嘆服,可了解到琴絲所說的原理,也就明白這些人如何做到的這點。

“你們利用空間紋鏡捕捉收集空間波紋變化,然後加入你們的記錄,通過眾妙之門,就可以讓空間變成你們想要的那個時間點?”

沈約做出這個結論後,補充道,“你們是利用工具的人。”

若沒有眾妙之門,天柱山那些人仍舊做不到空間還原。

一切基礎,就在眾妙之門。

琴絲喃喃道,“不錯,我們是利用工具的人,我們是得益於眾妙之門才有了今日的發展,那眾妙之門究竟是誰所造?”

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琴絲又道,“沈約,你對空間還原的認知極為深刻,不過你忘記說了一點,若沒有流年的幫忙,我們雖可利用眾妙之門,還是不能達成今日的境地。”

沈約腦海中隨即閃過酆都判官的身影。

他第一次到達宋朝的時候,在長江邊看到了酆都判官。

日後看來,酆都判官就是都子俊,但在沈約第一次看到酆都判官的時候,絕沒有這麽想,那時候的酆都判官提及過流年。

酆都判官要將流年送去一個地方。

酆都判官不是假裝的模樣,他是真要完成那件事情。

流年是空間復原的關鍵。

因此……公元1135年的時候,都子俊竭力要找到蕭楚,就是要再做一次空間復原?

曾經的懸案到如今不解而解,沈約反倒沒有輕松之感,因為他隨即想到的問題是——都子俊那般模樣,還要堅持空間還原,他的目的究竟何在?

水輕夢微有揚眉。

沈約思考的時候,她感應到沈約所想,詫異天柱山事件的詭異復雜,難以推測。

琴絲不知道沈約在想什麽,仍舊道,“有了流年,再加上空間紋鏡,我們並沒有立即做到空間還原,但卻能調整監測參數,然後發現通過空間紋鏡,可以看得到遠古的事情。”

水輕夢心中微動,感覺這和天書有些類似。

或許……這些技術本來是一脈相承的。

“可因為技術限制,我們看到的只是一段段的歷史。”

琴絲緩聲道,“我們將獲取的歷史再加入流年中,漸漸得到更多的歷史記錄。”

琴絲說的有些難懂,可在沈約想來,琴絲他們的操作和很多商業模式差不多——先積累點小錢,然後擴大規模,賺取更多的錢,然後再增加運作規模。

等他將所想傳給琴絲後,琴絲似有觸動,反倒回道,“原來是這樣。”

沈約反倒不解。

什麽叫原來是這樣,你自己搞的商業模式,你不知道運作道理?

沈約沒有追問,因為琴絲已道,“這般模式,就和烏鴉喝水般,雖然效率不高,但經過我們不懈的努力,終於看到我們想要看到的那段歷史。”

輕輕一嘆,琴絲喃喃道,“那歷史表面和我們所知的類似,可歷史的內在,卻藏著個驚天的秘密!”

水輕夢突然道,“有異常。”

在聽琴絲敘說的時候,水輕夢同時留意著垂拱殿前的事情。

崔念奴一直抱著完顏宗峻……

在外人看來,那是可憐的崔奴兒正在抱著奄奄一息的夜浮生。

當夜浮生說出復活就是要再見崔奴兒一面的時候,哪怕趙佶的那些子女,也有潸然落淚之人。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哪怕再是不懂事的人,再是惡毒的心腸,可終究還有同情之心。

這本是他們逆轉人生的最後契機。

崔奴兒更是淚如雨下,緊緊的抱著夜浮生,回憶著曾經的往事……

眾人雖聽張繼先敘說過往事,可角度不同,如今聽崔奴兒、夜浮生的喃喃輕語,才發現這二人比他們能想象的淒慘更加的淒涼。

一個是遭世人遺棄、厭惡的僵屍,一個是被世人遺忘、從不會被看一眼的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