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鬼當家(第2/3頁)

餃子是李姨娘和朱婷包的,朱婷才五歲,在已是幫廚的一把好手。

晚上一家人和和美美吃上一頓餃子,然後在桐油燈下商量大計。

“娘,明天我們就要開始賣鹽。”朱浩做開場白。

“我們現在沒法賣給街坊,就算我們賣的是雪花鹽,有之前惡名發酵,沒人會登門光顧,暫時只能賣給城裏的客棧食肆。”

“以我這兩天查悉,城內官鹽買賣基本被幾個商行壟斷,那些客棧食肆不會跟咱一樣一次買幾百石鹽回去,只能零零散散地買高價鹽。我們可以提供低價而優質的官鹽,就算官府探查,我們也能拿出鹽引,不會有任何麻煩。”

“這就叫雙贏,娘。”

朱浩之前做過市場調研。

這一輪鋪子出事,跟城內幾個官鹽大戶聯手壟斷市場,提高批發價門檻有關,否則朱娘也不會一次拿出兩三百兩銀子進貨,進而著了朱家的道。

以往無論是鋪子還是城內食肆,都能以一大引即四百斤為單位,批發回官鹽。

朱娘一時難以決策。

李姨娘提醒:“夫人,不如聽浩少爺的,試試吧。”

朱娘一聲不吭,只是點點頭。

……

……

翌日。

鋪子照常開著,仍舊門庭冷落,由李姨娘照看。

朱浩則跟朱娘去城內茶樓、酒肆、客棧等有官鹽購買意向的鋪子推銷。

可當這些鋪子的掌櫃知道朱娘身份,以及前來的目的後,都沒有給好臉色看,直接轟出門的都有。

到中午時,別說談成生意,連一家願意坐下來談的都沒有。

回到鋪子,朱娘有些喪氣。

朱浩笑著鼓勵:“娘,別灰心,我們下午到城北看看,那邊是王府街,有錢人多,或許那邊的鋪子會買我們的精鹽呢?”

李姨娘突然想到什麽,望向朱娘:“夫人,城西悅來閣食肆的宋掌櫃,跟咱老爺不是舊交麽?他生意做得那麽大,不如……我們去問問?”

朱娘有幾分忌憚:“此人做生意不擇手段,以次充好,名聲不怎麽好,官人故去後再無來往。”

“娘,不管此人是否心善,最重要的是我們把鹽賣出去,大不了以後不跟他合作,只要現在能搭上話。”

生死存亡關頭,還管人家用什麽方式做生意?

……

……

果然,先父故交還是很給面子的,至少這是朱娘母子跑了半天下來,第一個願意坐下來說上兩句話的人。

如朱娘描述那般,悅來閣老板宋昱,一看就不像好人,五短身材,三角眼,鷹鉤鼻,薄嘴唇,說話帶著一股拒人千裏之外的冷漠,年不到三十卻一副行將就木的老匹夫模樣。

“……我說三夫人,非某見外,仲彥兄故去斯年,在天有靈恐也不希望你一介遺孀出來拋頭露面吧?你居然還帶著孩子上門來談生意,這……算什麽?”

朱娘本就不想跟宋昱過多糾纏。

聞言便欲起身離開。

朱浩拉了拉朱娘的袖子,笑著道:“宋叔,聽說您跟先父關系莫逆,我們此次登門其實是給你送大便宜來的。”

“大侄子,這裏似乎不是你個小孩子說話的地方吧?”居然板著臉教訓朱浩,這宋老板真把自己當長輩了。

朱浩從懷裏拿出小包袱,打開來,露出裏面的精鹽:“我們不是來借錢,更不是來給宋叔添麻煩的,我們手裏有上好的官鹽,您看看,跟雪花一樣白,一斤不過十六文,比之市面上官鹽的價格猶自低幾分……你說這麽好的鹽,不買一批回去存著,是否可惜?”

宋昱最初表現得很抗拒,大概是聽說朱家孤兒寡母的遭遇,以為母子二人上門來是為了舉債。

等他看了朱浩提供的鹽,當即皺起眉頭。

“三夫人,這鹽,自何而來?”

“我們……”

朱娘正要出口解釋。

朱浩又拉了拉她的袖子,起身道:“宋叔,這是我們進回來的官鹽……你不會認為私鹽成色這般好吧?又或者宋叔覺得我們的鹽來路不正?我們可是有鹽引的,如今城裏鹽商只批發不零售,莫非宋叔想用二十文以上的高價,從別人手裏買成色不好的官鹽?”

朱浩想要做成這筆生意,只能曉之以“利”。

你經營食肆不是不擇手段嗎?

我們低價賣好鹽給你,你不會蠢到不接受吧?

宋昱馬上換上副笑臉:“既然是談生意自然好說好商量,誰讓我跟仲彥兄是至交?我們打小就廝混在一起,無話不談……呵呵,但問題是,你們鋪子的鹽不是剛出問題嗎,誰還敢買你們的鹽?十六文的價格……”

朱娘一聽有眉目,覺得可以商議,馬上又要說什麽。

朱浩表現得很強勢,搶先道:“宋叔,我們這麽好的鹽只賣十六文,您還砍價,那就真是不講人情了,這樣我們只得去別家問問,話說一上午轉下來,好幾家都有進貨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