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慷他人之慨(第2/3頁)

朱嘉氏冷冷一笑,“老三家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次請見證人來,是因為有些話攤開來說比較好……之前跟你說過,每月上交家裏四十兩銀子,老身放手讓你經營鋪子,你沒有出言反對,對吧?”

話音落下。

圍觀群眾立即炸了鍋。

錢串子從人堆裏擠出來,大聲道:“一個月四十兩?朱娘……朱當家的,你這是開米鋪還是開錢鋪啊?”

朱娘以往生意極好,基本從早忙到晚,街坊鄰裏都知道她賺了錢,具體多少卻不知,如今聽朱嘉氏說每月光上交家族就有四十兩,一個個滿臉的不可思議。

“不要以為家裏故意刁難,其實按以往營收,每月都有上百兩……”朱嘉氏一來就把自己擺在道德制高點。

圍觀群眾一聽不幹了,馬上有人出言質疑:“一百兩?怎不說一千兩?這麽個小鋪子,就算賣出去十萬斤米面,能賺一百兩?糊弄鬼呢!”

“典型就是找兒媳麻煩,這種惡婆婆為了錢財,一點人情味都沒有……”

人們的議論聲越來越大,朱萬簡出列喝斥:“閉嘴,關你們這些刁民何事?說有一百兩就有一百兩!我朱家之事用得著你們操心?”

朱嘉氏沒想到無意中居然聚攏一群人當“裁判”,心裏有氣卻忍著。

“諸位善長,我朱家事,你們給評評理,內部商議好的,她也沒有抵賴,是否有問題?”說著,朱嘉氏請示四位德高望重的鄉老坊老。

四位鄉老坊老都點頭。

一名姓宋的鄉老道:“有規矩,那就按規矩來,每月四十兩交不上,家族收回田宅合情合理。這月還沒交吧?”

朱嘉氏站在那兒環視一圈,目光與之接觸者無不低下頭,這才滿意地輕咳一聲,緩步踱到朱娘跟前,輕嘆:“老三家的,你聽到了,不是老身非要為難你,規矩既已定下,以後收了欠債,各自畫押,以防有人抵賴。對了何掌櫃,要不你先去收欠債?”

一名五十多歲的老者從人堆裏擠出來,笑著把欠條奉上,“之前朱家三夫人欠了鄙人十貫錢,特地上門來收。”

朱娘按照朱浩的吩咐,一臉急切:“娘,你怎麽把什麽事情都攬到身上?鋪子欠何掌櫃的錢,好像跟交家裏例銀不相幹吧……再者說了,兒媳正在想辦法,也不知能否及時籌到錢呢。”

“你從哪裏籌錢?”

朱嘉氏冷著臉問道。

朱娘訥訥不知如何作答。

朱嘉氏以為兒媳在找托詞,扁了扁嘴。

“四十兩沒有,十兩總該有吧?先把何掌櫃的錢還了。”

“可是……”

“沒有可是,立即拿錢來!”

朱嘉氏以命令的口吻道。

朱娘苦著臉來到櫃台後,打開抽屜,拿出十兩銀子。

朱嘉氏一擺手:“秤。”

準備果然充分,劉管家從下人手中接過戥子,當著所有人的面稱量,甚至朱嘉氏自作主張,給了九七折色,加上利息,何掌櫃居然拿走十一兩銀子。

“娘,這可都是上好的現銀,怎折色那麽多?”

朱娘神色黯然,一副心疼的模樣。

“做生意就要實誠,我朱家人從來都以誠信為本。何掌櫃,回頭吃茶。”

朱嘉氏慷他人之慨,還覺得理所應當,壓根兒就不想理會兒媳,直接跟何掌櫃作別。

待送走何掌櫃,朱嘉氏望向兒媳:“老身打理朱府,有教化和規範子孫行為之責,如今替你做主讓何掌櫃拿回本屬於他的欠款,莫非你有怨言?”

朱娘面色拘謹。

被欺負還得忍氣吞聲,作為節婦首先要做的便是恪守孝道。

“兒媳不敢。”朱娘低頭。

朱嘉氏道:“你應該說沒有,而不是不敢,心中就不該有此念想。好了,現在說說你每個月需要繳納家族的例銀……時辰差不多了,拿來吧。”

擅自做主讓兒媳把外債還了,現在到了討要自己那部分的環節。

朱嘉氏鐵了心要收回田宅,不留任何後手。

朱娘愁容滿面,貝齒咬了咬上唇,怯弱地道:“兒媳……兒媳現在還沒有。”

“那就是說,家裏可以收回宅子了?”

朱嘉氏面色稍緩,感覺已無阻礙。

朱娘低著頭:“娘,是這樣的,我們之前做生意,外面人欠下鋪子不少債,兒媳已差遣人去催討……只要把欠債收回,應該夠了。”

朱嘉氏皺眉,未再多言。

她身後站著的朱萬簡冷笑不已:“四十兩欠債?有那麽多?”

朱娘不慌不忙道:“眼下賬面尚有三十余兩,外邊僅有十余兩未收回。”

聽到這裏,朱萬簡頓時緊張起來。

如果今天真讓朱娘把外債收回,把家裏的四十兩月錢給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