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2/2頁)

朱娘還在為難。

朱浩笑道:“安陸這地方,官鹽買賣都被人壟斷了,但省城不會,就算黃藩台再強勢,也不可能把所有利益都占了,其中可操作的空間很大,我們可以派人去省城打聽消息,跟那邊的人聯絡行貨……”

“省城?”

朱娘再一次打退堂鼓。

朱浩明白,朱娘不肯離開安陸,作為節婦,她其實沒有做一個大商賈的心理準備,更多是小富即安的心理,能保住丈夫留下的產業便知足。

“娘不必親往,讓人去就好,不如讓於三帶貨吧,於三這人看起來機靈,這種事情應該能處理好。”

朱浩提出建議。

……

……

朱家莊園。

最近一段時間,朱嘉氏沒有過問朱娘生意上的事。

朱萬簡找人時刻盯梢,雖說米鋪照常開著,但真正進去買鹽和糧食的人屈指可數,朱萬簡計算過,這架勢別說是賺四十兩,就是賺四兩都難。

朱嘉氏此時正在會見剛回了一趟京師,又馬不停蹄趕回安陸的錦衣衛林百戶。

“……先前有大臣援引宋仁宗養宗室子於宮禁的先例,上奏請陛下以皇室宗親中才德兼備者入宮修習課業,太後得知後大發雷霆,嚴令各處宗室不得宣揚此事,安陸這一脈可說是眾矢之的。

“太後召問,特地提到自從興王世子出世,興王府內情從無上報,怪責朱千戶辦事不力。”

林百戶說完,把一份收據交給朱嘉氏。

收據上有朱家長子朱萬宏親筆簽名,表明之前朱家給的銀子已被其接收。

但朱嘉氏明白,就算現在銀子到了京師,多半也不會落在兒子手上,而是被錦衣衛乃至東廠那些蛀蟲給吞沒,朱萬宏沒膽不在這收據上簽押。

“那林百戶你這次來,是有重要差事?”

朱嘉氏感覺到,這次林百戶來者不善。

林百戶道:“在下希望見一見朱千戶,跟他細談。”這是不想跟朱嘉氏說太多秘辛,而要跟奉旨居家遷移安陸就近監視興王府的朱明善密謀。

朱嘉氏搖頭:“家夫臥榻不起,很多時候口不能言,需要人貼身伺候,恐難應對。”

自從朱明善去年墜馬傷及後腦及脊椎,現在只留著半條命,有時候頭腦很清醒,卻無表達能力,而朱家全靠朱明善的官職以及其與皇家的良好關系才能在安陸立足。

朱嘉氏很清楚,朱家已不可能遷回京城,最好就是保持現狀,最慘就是正德皇帝無後,興王世子登基,那時朱家將萬劫不復。

“這樣啊……那老夫人,有件機密事,跟你說說也無妨。”

林百戶沉吟一下,神色變得鄭重起來,“先前錦衣衛曾安插六名細作混進興王府,奈何被發覺,有四人被趕了出來,其余兩人到現在都無蹤跡,很大可能已被滅口。”

朱嘉氏震驚不已:“興王府竟連朝廷中人也敢……”

“沒有證據,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之前在下還親自招攬過王府中人,希望有人能給外面傳遞消息,但就算是被王府招募進去的教習先生,對王府中事都諱莫如深。”

“在下也曾暗地裏提審一名興王世子的教習,問詢興王對世子的教導,當時倒是了解一些……但隨後此人就舉家遷徙,到現在錦衣衛都沒查到其下落。”

林百戶說到這兒,面色間頗為無奈。

朱嘉氏道:“這興王府,莫不是龍潭虎穴?”

林百戶苦笑著搖頭:“在下跟貴府一樣,都奉命盯著興王府,這幾年寸功未立,只怕回頭也會被朝廷問責,再無機會來安陸,有句忠言……若是朱家能從興王府中探知更多事……尤其找到興王跟朝中文武大臣來往勾連的證據……”

朱嘉氏面色陰沉,緘默不言。

“言盡於此,在下告辭。”

林百戶話說完便抱拳離開。

朱嘉氏急忙起身問訊:“如何查?”

林百戶道:“有件事,旁人不知,朱家人定知,興王長子出生五日而歿,朱家當時應該出過力吧?”

朱嘉氏面色冷峻。

對方言下之意,興王朱祐杬的長子朱厚熙,並不是正常死亡,而是被人謀害。

“所以興王次子出生後,到現在都小心防備,府中同時養育多個年歲相仿的孩童,外人不能區分哪個是真正的興王世子……興王只有一個兒子,凡事都要從此子下手,若其遭遇不測……那就皆大歡喜,各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