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我自由(第2/2頁)

朱浩表現出一副理所應當的模樣。

我幫你,你幫我,大家扯平了。

唐寅本想教訓一下朱浩這種不思進取的散漫作風,可仔細一想,自己要教的東西都是朱浩整理出來的,無論這教案是誰教朱浩的,可朱浩已經學會的東西,有必要每天都在課堂上再聽他講一遍?

這要求聽起來……好像合情合理。

“可以,但也僅限於最近這段時間,等你開始學五經,以後寫時文,你就必須要用心聽講,另外平時課堂上……也要做到溫故而知新。”

唐寅沉吟許久終於答應下來,但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朱浩笑著點頭:“那是當然。”

當然不可以!

朱浩心想,現在我給你整理的僅僅是四書的教案,回頭我還要給你整理五經的教案,再把時文的寫作方法整理一下,那時是不是依然可以讓我提前散學?

朱浩現在很忙,要搞“事業”,就是他的那些研究,還要把研究出來的成果變現,讓朱娘發展出新產業,還有戲班的事也要兼顧一下。

總之他現在很忙,讀書是要讀的,但也要有足夠的時間用在自己的事情上。

唐寅感慨道:“你小子,真不知你背後高人到底是何人……現在你回到城裏,也安定下來了,是不是該帶我去拜訪一下?”

朱浩笑嘻嘻道:“有機會,一定帶你去。”

嘴上這麽說,心裏卻想,你不都見到了?還用得著拜訪?來,有什麽崇拜的話直接跟我說就行,我受著便是。

唐寅將要進內院前,突然想到什麽,好奇地問道:“你每日提早回去,不會是為了見……”

話沒說完,但意思明顯。

難怪你小子要提前散學離開王府,嘴上說是路遠要早點回家,其實是去見你背後的高人吧?

想想也對,我現在教的,都是那人教給你,然後你再教給我,被你玩剩下的東西,你在課堂上肯定不想再聽,自然會去學一點新東西……

朱浩這時候只能裝糊塗了:“陸先生該知曉,人都有求知欲,多余的話我就不多說了。”

唐寅一聽,得,就是那麽回事,這小子不想當我的弟子……人家有高人教導,幹嘛要屈就在我這兒呢?

感情只是把我當幌子啊!

也不知是什麽絕世高人,安陸本地有這樣的大賢嗎?又或者是這小子虛構出來的?可他的學問自何而來?

腦袋裏很多問號,唐寅想不明白也就不去想了。

……

……

朱浩中午回寢室拿教案,沒去飯堂。

一頓不吃,對他來說不算什麽,下午回家後多吃點就行。

從住宿生變成走讀生,再從唐寅那兒獲得一定自由,他感覺自己發揮能力的空間顯著提高,再加上袁宗臯都說了,現在不但朱家,連林百戶都開始往興王府靠攏,那自己也不用背負什麽調查王府內情的任務了。

是該好好謀劃自己的事。

中午朱浩試著出王府,果然王府的人對他毫無阻攔,好像這裏是他想來就來想去就去的地方。

到戲班租住的院子見到於三。

此時戲班回到安陸後沒有重新演出的計劃,因為瘟疫盛行,本地文化娛樂市場一片慘淡。

“東家,這開銷……有點大啊。”

於三這次回來雖說要成親,但看樣子要到黃道吉日還得等個幾日,天天都在戲班晃悠,看到兜裏的錢越來越少,有些心煩氣躁。

朱浩道:“沒事,錢不夠了找我拿……先教他們幾出戲,你去把關家父子叫來,回頭我想讓他們演幾出武戲。”

於三面帶遲疑:“他們剛進戲班,台子都還沒上過,就教他們新戲,不怕教會人卻跑了?”

朱浩笑了笑:“這對父子乃是關聖後人,想來也是講義氣的,尤其當爹的要做兒子的表率,更是不能做那背信棄義之事……再者,他們若是在外面混得好,何必又來我們戲班掛靠呢?”

於三想了想,也是這麽回事。

隨後他便把關德召、關敬父子叫出來,隨他們出來的還有一人,那就是公冶菱。

“公冶姑娘,你有事?”朱浩問道。

公冶菱道:“東家,聽聞戲班戲曲的撰寫人,來了安陸,據說是一位方家,可卻未曾聽您提過,是否可以代為引薦呢?”

朱浩看公冶菱那一臉期待的樣子,不由想到上午見到唐寅前的公孫衣的表現,簡直一模一樣。

朱浩笑道:“不必了,他很忙,暫時沒時間見人,有什麽直接聽我轉述就行,沒事趕緊回去練戲,過些日子戲台重開可不能落了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