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壽星公(第2/2頁)

朱嘉氏看到這一幕,雙目迸火,側過腦袋瞪了四兒子朱萬泉一眼……這種場合她不方便說話,需要有人出來澆一盆冷水,而指望粗魯莽撞的朱萬簡顯然不合適,最好是由有一定頭腦的朱萬泉出面。

朱萬泉見到母親眼色,頓時明白自己的“使命”,但以他隨和的性格,完全不知該說點什麽才好。

朱萬泉想了想,低下身子,湊到朱明善耳邊道:“父親大人,朱浩是三哥獨子,機巧過人,但他開蒙時日很短,讓他去參加科舉恐怕為時尚早,不該如此揠苗助長才對。”

朱明善眼睛裏只有孫子,居然對朱萬泉的話充耳不聞。

一旁主桌坐著的長孫朱彥齡不屑一顧:“小小年紀就敢覬覦科舉,真是不自量力。”

換作別人,根本就沒資格這麽說,但朱彥齡卻不同。

雖然他平時放蕩不羈,但在朱家,也算是“讀書人”,十三歲時就考過縣試,十五歲過府試……當然到現在也只是個童生,院試對他來說太過艱難,這幾年他的荒唐也是從他過府試後,院試屢試不第,跟一群狐朋狗友吃喝玩樂開始的。

朱家科舉的“雙保險”之一朱彥齡沒落,現在朱家對於科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已是生員的朱萬泉身上。

陸松見周圍的人對朱浩出言不善,心中氣憤不過,主動替朱浩說話:“朱老千戶,您老放心,令孫在王府中學業進步很快,來年參加縣試,也是得到興王殿下欣賞和首肯,興王有言,若是他能考中生員,未來會送他到國子學讀書,以成就他的功名。”

“啊!”

陸松的話說出口,在場的人都聽呆了。

這是怎樣的家族?

為什麽朱浩參加科舉,朱家的人除了一個不能說話的壽星公,其余的人那麽大反應,甚至潑冷水嘲笑?

反而是興王府這樣的外人,卻對這個孩子信心滿滿?

說是朱家的孫子,可為何之前賀壽的時候沒見他現身?

難道說爹早喪,連壽宴都不來嗎?還是說被安排在別處,連進正院的資格都沒有?難道是庶出的?

“好……好……”

朱明善沒法表達太多意思,這兩個字已清楚表明他的態度。

他覺得興王府支持孫子去考科舉,必有因由,學業方面應該沒有什麽問題,便贊同孫子去闖一闖,哪怕其年歲看起來不像是能謀求功名的樣子。

“擡老太公進去!”

朱嘉氏終於發話。

她不能把家族的矛盾展現在外人眼前,趁著現在矛盾沒有公開激化,直接把老爺子擡進去,就是最好的應對辦法。

當朱明善被下人擡起來,滑竿往裏屋走時,朱浩分明發現老爺子努力轉過頭,想多看他幾眼。

朱浩瞬間明白過來,朱家並不是不明是非,一直以來朱家對他們母子的打壓並不是來自祖父朱明善。

想想自己父親死後,母親可以順利繼承亡父的遺產,便說明當時朱家對於三房的家業並沒有覬覦。

隨後的爭產和一系列肮臟的針對手段,全在於朱明善臥榻、改由朱嘉氏當家……

壞了!

朱浩心想,只怕自己那便宜老爹不是朱嘉氏親生的。

不然為何夫妻倆對同一個兒子的態度,反差會這麽大?

老太太雖然強勢,但對大伯、二伯和四叔好像都挺好的,為何單單針對三房如此刻薄?又或者單純是吃絕戶?

問題是我這房沒絕啊!

我不是朱家孫子還是怎麽著?

同樣是孫子,我跟酒桌上混吃等死的長房長孫朱彥齡相比,為何差距這麽大?

其中必有隱情!

“酒宴繼續,不相幹人等可以退下了!”朱嘉氏等老爺子身影消失在門後,又一次發話,這次態度比之前決絕多了。

陸松聽明白了,自己好像也是不受歡迎人等。

陸松望著繃著嘴唇、差點兒就要哭出來的朱娘,問道:“朱三夫人,您……?”

朱娘行禮:“娘,小浩已來祝過壽,兒媳也該退下了,娘請多保重。”

“送他們走吧!”

朱嘉氏對一邊的劉管家吩咐。

劉管家會意點頭,帶著朱浩母子以及陸松等興王府侍衛往院外走。

正院客人炸開了鍋,紛紛議論到底是怎麽回事,終於有人說明情況:“朱家三房男人死了,兒媳帶著兒子跟家族鬧分家並如願以償,早該料到會有今日這待遇才是。”

心向著朱家的人,似乎並不認同朱娘母子。

現實便是這麽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