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狼?還是誘餌?(第2/2頁)

唐寅眼前一亮,對朱浩有種刮目相看的感覺。

你小子制定計劃時,居然能想到未來黃瓚以戶部侍郎的身份去宣府治理軍餉,還想到他沒有軍功會在宣府受制於一眾兵頭,所以篤定黃瓚為打響知兵的名頭,會協同剿匪……我咋就沒想到呢?

“況且從江西流竄至湖廣地面的賊寇,看起來聲勢浩大,但仍舊只是烏合之眾,地方上根本無須抽調太多兵馬,反倒應該擔心賊寇得知湖廣各衛所大軍集結,抱頭鼠竄……”

朱浩順勢引導。

唐寅恍然,隨即皺眉:“是這麽個理兒,但朱浩,黃藩台難道就不擔心,地方上整兵半天,靡費諸多軍餉,最後卻竹籃打水一場空?”

朱浩笑道:“所以就需要設下誘餌,讓賊寇想跑也跑不了。”

“誘餌?”

唐寅發現朱浩看過來的目光不善,蹭地從長凳上站起,“你是說我?”

朱浩小腦袋上下晃動。

唐寅瞬間感受到朱浩獻策時那滿滿的惡意。

“唐先生,你先別忙著拒絕,我可這都是為了你好。”

朱浩突然嚴肅起來,“你想那賊寇為何突然流竄至江北,專門挑安陸騷擾劫掠?你以為他們是想取得軍事上的勝利嗎?我覺得更大的原因,是寧王想讓興王府上下知道與其作對的下場,讓這邊知難而退,把你放還。”

唐寅閉上眼:“你說的這一層,我之前也有考慮,就怕盜寇在地方上沒引起什麽騷亂,卻令我在興王府難以做人。”

朱浩對唐寅的覺悟很滿意。

至少你還能看清楚局勢。

寧王想要達到的效果,就是要讓有心人覺得,正是因為你唐寅在興王府,所以賊寇才會直奔安陸州而來。

到時你這個當事人為了日後賊寇不再來襲擾,為了興王府以及安陸地方百姓的安寧,肯定不好意思繼續留下來。

如此寧王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朱浩道:“那就是了,王府中最不怕戰之人,該是唐先生你才對。此等時候你更應該向興王府展示,為了遏制寧王野心,你不惜以身做餌,引誘賊寇來犯,配合地方兵馬,一舉將賊寇剿滅,幫興王府立威,也讓寧王對你恨之入骨……只有這樣,興王才會將你當成心腹。”

“這……”

唐寅聽明白了朱浩的意思,但還是很猶豫。

主要原因是他一介文弱書生,還是個半百老頭,朱浩居然挑唆他去帶兵打仗?

如果他一直治軍還好,問題是安陸地界的兵馬由興王府儀衛司、地方衛所和州縣巡檢司組成,各不統屬,一個老學究能在其中發揮什麽作用?別到最後,狼叼走了我這個誘餌,自身卻毫發無損吧?

“唐先生,你給句準話吧,要是你不顧安危來做這件事,我會幫你出謀劃策……放心,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我們可以跟新任贛南巡撫王中丞取得聯系,讓他想辦法斷掉匪寇的後路,形成一個關門打狗的格局。

“盜寇打破的不止興王府和安陸一地安寧,更是針對黃藩台這樣曾在江西任職、跟寧藩勢成水火的官員,所以擊退盜寇不單純是興王府或安陸州之事,更是所有心懷正義的仁人志士的願景。

“就連王中丞,他到任江西後,也急需軍功立威,先生難道還擔心振臂一呼各方不予響應?”

朱浩繼續鼓動唐寅。

越說,越顯得好像這件事天時地利人和均在握,只要唐寅跟興王府主動站出來挑大梁,大事可成……

唐寅眯眼望向朱浩:“你小子胸有韜略,但所施計策總帶著一股邪性……若將來步入仕途,只怕不是個為民請命的錚臣。”

朱浩沒好氣地道:“你直接說我以後當了官是個奸臣唄?”

“奸臣談不上,可能是權臣吧。”

唐寅頭擡起,雙目朝天。

朱浩問道:“那你接受還是不接受?”

唐寅搖頭嘆息:“我有選擇的權力嗎?如果我還想在興王府立足,在名利場上有所作為,我就沒有任何退路……其實我也想為大明、為百姓,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

唐寅仕途不順,居然還想著為國為民?

朱浩很想說,唐先生,咱做人能不能別這麽假?為自己就說為自己,搞得那麽大義凜然是為哪般?

朱浩道:“既如此,那咱就趕緊跟蘇東主取得聯系,他那麽會算計,肯定會核算商路被截斷將蒙受多少損失,必會第一時間向黃藩台陳述利弊。

“至於王中丞那邊,可能就要用到唐先生跟他的私交了,去封信,道明寧王謀反之心昭然若揭,此番湖廣盜亂也是寧王陰謀,願與其裏應外合共破賊軍……”

受到朱浩言語蠱惑,唐寅聽策的時候豎著耳朵,好似一頭狼一般,兩眼放出精光,建功立業之心充斥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