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能退敵?(第2/3頁)

適逢開春天氣回暖,偶爾來那麽幾次倒春寒,百姓進城後沒個瓦片遮頭,到時病了、餓了,都需要有人負責。

一路到了王府西門外。

王府西邊的空地,除了戲園子及周邊,其他地方全成為難民的集中安置點,男女老少密密麻麻,王府派出大量人手出面維持秩序。

袁宗臯有一點做得很好,那就是拿出王府應有的悲天憫人的姿態,積極參與難民救治工作。

進入王府,各處都能見到陌生人,都是城外王莊的管莊太監、校尉以及莊頭、伴當乃至普通佃戶,臨時安頓在王府外院。

……

……

上午課由於範以寬身體不適請假,另一個教習唐寅又肩負守衛城池的重任,暫時停歇。

朱浩和京泓留在自己的宿舍,京泓伏案看書,朱浩埋頭寫字,相安無事。

臨近中午時,朱浩收好稿紙準備出王府。

“你去哪兒?”

京泓好奇地問道,“外面那麽亂,非常危險……還是等平定賊寇後你再出去吧。”

朱浩道:“我要去找唐先生。”

京泓好奇地問道:“他不是在守城嗎?”

“就是去城墻上找他……我已跟陸典仗說過了,他會派人帶我過去……”

說完朱浩便出門去了。

在連侍衛引領下,朱浩和幾名王府雜役一起往城東行去。

連侍衛平時嘻嘻哈哈沒個正形,老喜歡打趣人,此時面對危難,他一身甲胄不苟言笑,眼神銳利而堅定,給人一種壓迫感,朱浩反倒有些不適應了。

來到城東的門樓下,連侍衛帶著雜役去附近的夥房,為城頭巡邏警戒的弟兄燒火做飯,朱浩則由陸松接手,兩人一起上了城樓。

“唐先生,你昨夜沒睡好?”

城門樓二層,朱浩一見到唐寅就疑惑地問道。

唐寅擡頭看了朱浩一眼,眼睛裏全是血絲,此時周圍除了陸松外沒有旁人,他也沒什麽好遮掩的,把面前一份軍事地形圖合上,嘆息道:“賊寇安營紮寨,鬧出的動靜不小,如今城外又增添兩夥賊寇……

“哨探來報,三夥賊寇的主力均已趕到城外,且立下營寨。他們配合極其默契,一路在東門外駐守,隨時應對官兵出城,另外兩路留下部分作為預報隊,其余則化整為零,到長壽縣各處劫掠。”

朱浩問道:“那為何不果斷出城與之一戰?他們堵住了東門,其它城門總該進出無阻吧?”

唐寅搖搖頭沒有回答。

旁邊陸松道:“朱少爺,眼下局勢是城裏除了臨時征召的民壯外,還有便是州、縣兩級衙門的官差以及巡檢司少量兵馬……

“安陸衛指揮使衙門傳來消息,讓各縣嚴守城池不要冒進,見機行事,衛所兵馬集結需要時間,不能兼顧每處防備……”

朱浩恍然:“就是說官府和軍方都不出兵,僅以王府的力量,根本沒法跟外面的盜寇交鋒?”

“嗯。”

陸松點頭。

正說話間,樓梯口傳來靴子踏地的聲音,卻是駱安巡視完城防回來,見到朱浩也在,有些驚訝:“朱少爺來了?”

換作以往,駱安根本不把朱浩放在眼裏。

現在情況迥異,朱浩既是唐寅的弟子,又考中縣案首,眼看著就是生員了,以其年歲,中舉人和進士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社會地位的飛躍指日可待,再加上朱浩跟世子亦師亦友,關系莫逆,駱安不自覺產生一股敬畏。

“唐先生,如您所料,現在賊寇正在城外劫掠各處莊園,即便家中主要成員都進城避禍的豪紳大戶,現在都去州衙找鄺知州,嚷嚷著盡快出兵平亂……”

駱安跟唐寅本無多少交情,不過之前二人一同去了趟江南,一路上駱安對唐寅有了更多的了解,慢慢折服於唐寅的才華和見識,心甘情願結交這個朋友。

更加重要的是,眼下唐寅可是王府名義上的前敵總指揮。

唐寅沒好氣地道:“這群人,先前匯聚州衙商議出兵時,一個個推諉,沒誰願意出錢出糧,甚至我都沒有讓他們出人手……

“現在賊人兵臨城下,觸及他們的根本利益了,他們就開始催促官府出兵?戰機已失,賊匪如今安營紮寨,有了防禦,再想出兵剿滅,有那麽容易?”

駱安嘆道:“說得也是,不過眼下王府在城外的王莊,怕也要被賊匪搶走不少物資……我們在城外的人基本轉移到了城裏,一個個王莊等於不設防。”

陸松一直都留在王府內,從未去城外王莊駐守,對外面的情況不太了解,當即問道:“各莊子的存糧沒有運進城來嗎?”

駱安道:“總有來不及運的,那些沉重的家當更是想都別想。這賊寇也是,居然就這麽列陣於城外,到底誰是官,誰是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