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物以稀為貴(第2/2頁)

“也罷,不跟你說這個。”唐寅發現跟朱浩糾纏一些細枝末葉的事,根本沒有必要,當即說及重點,“我聽說,張長史回安陸的隊伍,已經進了安陸地界,明後兩日就會抵達王府。”

“哦。”

朱浩點頭。

張景明結束守制,本來按照預期,會在八月中下旬就抵達安陸,如今卻是拖到了九月上旬,可能是家中有事耽擱了,再便是朝廷對張景明有什麽特別的指示,或者說是刁難。

總之朝中那些對興王府有成見之人,不想讓張景明順利歸來,認為這會讓興王多一羽翼。

“張奉正特地跟我說,讓我這兩日帶你一起去城門迎接一下,長史司那邊也會派人前往……暫且不知袁長史是否親自前去迎接。”唐寅道。

有關京師送賀禮之事,唐寅不去糾纏,本來也跟他沒有關系。

事都已經定下,他也沒什麽好跟朱浩說的。

現在他更在意的是王府如今相對平衡的格局將被打破,那就是張景明回王府這件事。

“哦。”

朱浩再次點了點頭。

唐寅一擺手:“你也進去讀書吧,若所料不差,新教習將隨張長史一起前來……我也是聽王府長史司中人無意中提及,張長史特地前往廣西走了一趟,請當地一位大儒前來出任教習。以後你不用分心授課,可以安心準備來年院考。”

朱浩聽到這個消息,腳步停頓一下。

難怪張景明會延遲這麽久才回王府,原來中途去請了一位教習,此事沒有跟他或是唐寅提過,甚至連朱四都不清楚。

也就是說,必然是袁宗臯暗地裏請示過興王,再授意張景明這麽做的,目的明顯就是為了打壓唐寅和他朱浩……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你一個王府長史,且已年過花甲,怎這般小肚雞腸?

怪不得早死。

……

……

張景明回王府,朱浩就算覺得可能會對自己有挑戰,卻也不太擔心。

袁宗臯固然已是老態龍鐘,其實張景明也好不到哪兒去,兩個都是半生在王府蹉跎歲月的老家夥……一個正德十四年薨,一個嘉靖元年薨,都沒幾年活頭了,沒必要為其過多煩心。

張景明回安陸是在九月初九,當天一早正好是蔣輪和駱安一行,動身前往京師的日子。

因為這次送的不是什麽厚重禮物,所以一行都騎馬,這會大幅度縮短路途所耗時間,盡可能在九月二十左右抵達京師。

朱浩當天沒有去送蔣輪。

他一早要去女學那邊,送妹妹上學。

近來隨著家裏生活改善,幾乎天天都見葷腥,朱婷猛躥個兒,但還是顯得稚氣,也很怕生,平時除了家裏人,她幾乎沒有跟外人接觸的機會,朱浩路上對她諸多叮囑,告訴她中午在學堂用飯,跟同學好好相處,若有麻煩的話直接找先生……

實在不行,就通知外面的護院,讓他們往家裏帶話,或是直接護送她回家。

到了學堂,公孫夫人親自出來迎接,與她一道出迎的還有公冶菱。

“小婷,這兩位就是你以後的先生,你要跟她們好好學習。”朱浩笑著說道。

“嗯。”

朱婷瞪大眼,還是有些怕生。

公孫夫人笑道:“小東家的妹妹長得可真俊,在這學堂裏,也是小東家,沒人會欺負……這兒一切都好,周圍很安靜。小東家不必擔憂。”

本來公孫夫人很擔心開辦女學這種事會引起一些不太好的社會反應。

有人反對,或是大爺大娘嚼舌根什麽的,再或是女學生家長那邊長久被人閑言閑語說怕了,然後讓自家孩子領回去。

但誰知她在這裏授課半年時間,發現朱浩把一切都做都很好,首先這些女學生讀書不花錢,還能往家裏領錢,平時除了學文化知識,還學女紅、針織等手藝活……

現在周邊居民,都搶著把自家的女娃送來讀書。

可因為女學的規模始終不大,使得招生並不多,最初不過十幾個學生,現在擴招後,也不到三十人。

“師娘,我妹妹之前曾學過一些字,讀過幾天女孝經,如果有跟不上進度的地方,還勞煩多費心。”

朱浩一點都沒有東家的架子,笑嘻嘻把妹妹送到公孫夫人身邊。

一旁的公冶菱望著眼前的小姑娘,眼神中不由帶著些許妒忌。

同樣是女孩子,她年少時可沒有朱婷這待遇。

家裏有錢有勢,嬌生慣養,還能被送來讀書……而自己到現在也只能打零工,戲班中人開始排擠她,都快回不去了。